2016動動兒數位敘事工作坊成果分享

緣起

台灣這幾年學童被診斷為「過動兒」的比例日益增加,這幾年關於過動兒診斷、用藥、以及家庭與學校教育關係等議題,逐漸浮出抬面。然而在媒體報導或是期刊雜誌文章的書寫,甚至是講座、研討會上,往往只看見(專業)醫師、學者的討論與見解,還有家長的探問與關懷。卻少有過動兒的聲音,感受以及生命經驗的分享。

本課程主要希望透過數位敘事技巧,讓社會大眾能看見與聽見過動兒的聲音與生命歷程。邀請18歲以上曾經透過醫師確診為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無論有無服藥),運用數位音像工具與技巧來講她/他的生命故事。

課程將帶領學員運用電腦多媒體的分鏡圖像、文字、錄音、旁白、影像剪輯、音樂和音效之混合技巧等,製作出5~10分鐘的短片,並以個人生命經驗的切入以及對生活中的探索與觀察等為故事主題,在作品中講述自己的生命歷程、經驗與成長故事。

藉此,讓大眾更了解過動兒,試圖能進一步討論關於治療、家庭親子關係、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期待與結構等相關議題。期待過動兒分享生命故事,讓社會少一點歧視,多一點諒解與關懷。

2016 動動兒-數位敘事工作坊

 

★成果分享

動動兒數位敘事工作坊成果發表

跨出的第一步

王慰慈(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

很高興這次參加了首屆動動兒的影像課程。從決定課程內容開始,為了尋找最合適的說故事方式,我和杏鴻理事長花了很多次陸續討論。沒想到到了暑假要執行任務時,卻發現我得了黃斑性病變,手術在即,很害怕讓理事長失望,我進退兩難。休息了一個月,感謝上帝的調度,感謝理事長沒有給我壓力,讓我拖延到了八月才正式開課。第一次開課,發現年齡層居然從15到40多歲,該如何設計教材才能讓大家都能理解,並且可以實地操作,還真有點不能想像。期末大家進入密集創作和修改期,我發現每個學員的作品都充滿特色和能量,成果超出我的期待太多。這次工作坊讓我有機會藉由一邊對話式的上課,一邊可以認真的聽你們成長的經驗。我們藉由很多的互動,大家毫不忌諱的把我當成可信賴的朋友或阿姨,盡情的分享你們的印象深刻的記憶。無論它是痛苦、是困難、是不容易、是不合理、是憤怒、是荒謬、還是歡樂的,我真正看到的是,你們都如此寬宏大量,選擇忘記背後,努力面前,以不計較他人的錯待,樂觀、積極面對未來。感謝大家接納我,讓我與你們一起成長、一起歡笑、一起創作,藉著說故事,以另外一個角度重新檢視我們的社會、學校、家庭和醫療。這次的高雄行就變成了難以忘懷的認識動動兒之旅了。

希望這只是個開始,跨出的第一步。祝福未來更多的動動兒影像敘事能夠被累積、被傳達、被聽見、被理解,並且帶來改變。

 

作品:《ㄔㄠ人的故事》

              觀後感                    幸佳慧(知名兒童文學作家)

沒有兩個孩子一模一樣,孩子有著不同特質,也有著不同的學習方式跟速度,但這些差異往往被體制過度簡化或忽略,他們被迫的被送上同一條生產線上,當起「ㄔㄠ」人,過著反覆複製與貼上的機械人生涯。

當他們長年累積了機械職業帶來的傷害,卻絲毫不理解眼睛看到的或手中寫出來的東西時,這趟路程,我們還能叫它作「教育」嗎?

不,那趟路不但奴役了兒童,還扼殺了他們個體的天賦。孩子的潛能被埋沒了,信心被摧毀了。

於是,孩子走了十幾年的學校教育,夾在制度、老師跟同學的為難裡,最後只學會了「應付」,以至於他在離開學校的前夕,對自己的期許只剩下「希望以後不會成為社會的累贅」。

《ㄔㄠ人的故事》不只是一個有特殊歷程的生命說出他自己的故事,它也說出了眾多人、好幾世代的共同故事。

 


作品:《不為人知的秘密》

觀後感        張萍(人本教育基金會南部辦公室主任)

不為人知的秘密 平平的、沒有起伏的語調配音,卻重重的打在我心上。 容易分心、坐不住真的是『缺陷』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質,如果教育是希望每個學生都長一個樣子,那麼學校豈不成了罐頭製造廠? 在影片中,我們看到孩子為了符合期待從小吃藥,卻獨自承擔藥物的各種副作用:食慾不佳、噁心想吐、亢奮到睡不著等等,藥物不僅吞噬了孩子的健康,更吞噬了孩子的笑容與自信,尤其無助的是─孩問:11年了,何時可以停藥?在影片中我們也看到父母為孩子爭取更好的學習空間,國小老師也願意『體諒及協助』,讓孩子可以更從容的面對考試,並打下基礎,因應接下來的國中基測,考上公立高職,最後成為工程師。然而,我們多麼希望遇到這樣有彈性的老師是常態、而不是幸運啊!如果我們能夠欣賞差異、理解不同,如果我們有更彈性的教學空間與方法,如果我們營造友善互助的氛圍,孩子是不是無須用藥就可以學得很好、活得很好?如果我們大人都不去嘗試,只想依賴藥物解決所有的問題,有沒有可能產生新的、更嚴重的問題?我們要更努力,不要讓孩子放棄我們!

 


作品:《少年「漁」海》

觀後分享    楊巧玲(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系主任)

         這是一部很有趣的短片,若不是參與了《2016動動兒數位敘事工作坊》的成果發表會,從而得知敘事者是一位才剛從國中畢業的男孩,而且是被診斷為過動的男孩,實在難以產生與過動有關的聯想。

如果從時間軸來看,這個故事至少為時六年,這與一般所謂的「過動症」完全不符。從就讀小三時,看到自然課本裡的蓋斑鬥魚就開始喜歡魚,而且還展開養魚的行動,但也很誠實地交代了不想再養的過程。重要的轉捩點是看到「魚類圖鑑」那本書,從而更深入地認識海洋,進而從只喜歡魚到愛上海洋,以及海洋中更多的生物,甚至採取行動,參與淨灘,也藉以憑弔自己曾經飼養但已逝去的魚兒。

如果妳以為故事到此為止,那你就錯了。這位少男的腦袋真的很好動,他開始自我思辨著:養魚是真的愛魚嗎?為了滿足自己的觀賞慾而把魚養在魚缸中,無異將魚終身監禁!那麼如何能不冒犯生物又能觀賞?他靈光一現地想到:潛水。但是當時他連游泳都游不好!慶幸的是,他有一位具教養智慧的媽媽,協商過後,少男花了整整一年加強游泳,獲得媽媽首肯,終於實現以不冒犯的方式親近海底生物的夢想,還分享了珍貴的深海攝影呢!

就像所有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有不同的解讀。對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而言,最重要的啟發就是:謙卑、謙卑、再謙卑,我們對人的認識與理解仍然不足,但是尊重並珍視個殊性與獨特性應該是教育的真諦。

 


敘事.數語

觀後分享  李佳燕(還孩子作自己行動聯盟發起人、家醫科醫師)

     一再重覆的木框架,一層又一層,就這樣揭開了這部片的序幕,也道盡了主角多年來求學的感受–被釘死的框架給限制住的學習!

然後,是永遠背不完的書,抄寫不完的作業,永無止盡。即使自覺已經努力了,結果還是不夠好,被嫌棄,被處罰。

於是,我們看到螢幕上,是空的。空蕩蕩的走廊,空蕩蕩的教室,唯一的動態,很諷刺的是老師抽打的藤條。

這樣的孩子,難道求學的過程非得如此不可嗎?這孩子已經長大成人,甚至已經成為人母,她有因為九九乘法表背不起來,功課抄寫不完,而成為社會上的問題嗎?沒有!完全沒有!她甚至許下了美麗的願望,用彩虹來展現她的期待:這樣的教育學習方式,不要再傳下去了!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快樂的學習與生活!

但是在美麗的願望之下,幾十年前渴望遠離抄寫背誦的世界的念頭,永遠刻記在曾經受傷的小小心靈裡。

我觀看著影片,主角的聲音輕輕柔柔地,卻像是用幾十年的生命,在大聲地吶喊啊!不要抄寫,不要死背,還我快樂童年來!

 


作品:《我與數學好朋友》

這真是太神奇了,傑克!我看《我與數學好朋友》  卓耕宇(中正高工輔導老師)

    還記得成果發表那個週日上午,外面下著大雨,我一走進教室就看到如自己學生般的大男孩正在準備,於是親切地閒聊起來。互動間我立馬被和雋的「亮點」 吸引。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數學,是他的好朋友、亦是戰友!用天馬行空的想像力與交朋友的熱情跟數學搏感情,是和雋最喜歡窩的安全所在;但這位好友兼戰友也考驗著他面對敵人(題目)環伺時的防禦力與戰鬥力,因此各式武器(公式)就得靠著和雋這英雄施以魔法,才能發揮神奇的戰略功效。

每每聆聽著他對數學的熱愛與娓娓道來的戰鬥策略,那股投入與忘我的認真神情,就知道他不孤單。但他也知道選擇數學這個給他安心與樂趣的好朋友,勢必會失去些身邊的朋友。幸運的是同學、師長與家人都很理解這個「傑克風格」,伴隨成長的種種標籤(過動或亞斯伯格)帶來的不適,漸漸被亮點照亮的「欣賞彼此的不一樣與創意」所取代。我喜歡和雋在影片的頭尾中既肯定又正向的自我述說:「不管別人怎麼定義我,我還是我;只有我能改變我自己;喜歡數學好友給我的安心與動力」。傑克(和雋的暱稱),友你(數學)真好!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