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十一月 2013

建議書單:童書、一般書籍

建議書單:

這些書單,不是治療大人和孩子問題的速效仙丹,她們是需要一本一本閱讀之後,大家靜下心,累積閱讀之後的能量,無論你是大人還是孩子,想想你的問題,想想你面對的困境,思考如何進行下一步。你可以從所閱讀的文字中,想出解決困境的方法;也許能從這些書中找到共鳴,甚至自己就像活在書中;你也可能被這些書給刺痛到掩卷哭泣。更希望這些書帶給你力量,充滿希望地昂首闊步向明日邁進。

 

繪本:

  1. 點。作者:彼得.雷諾茲。出版社:和英。
  2. 星月。作者:珍妮耳.墾儂。出版社:和英。
  3. 大箱子。作者:吉賽兒.波特。出版社:青林。
  4. 雪花人。作者:賈桂琳貝格斯馬丁。出版社:三之三。
  5. 奧莉薇。作者:伊恩福克納。出版社:格林。
  6. 瑪德琳。作者:路德威.白蒙。出版社:遠流。
  7. 野獸國。作者:莫里士桑塔克。出版社:漢聲。
  8. 橘色奇蹟。作者:丹尼.平克華特。出版社:遠流。
  9. 光腳ㄚ先生。作者:昆丁布萊。格林。
  10. 好心的國王。作者:湯馬克.包格奇。出版社:親子天下。
  11. 孩子是什麼?作者:碧翠絲.阿雷瑪娜。出版社:阿布啦。
  12. 威斯利王國。作者:保羅.弗來舒門。出版社:和英。
  13. 想要不一樣。作者:童嘉。出版社:遠流。
  14. 精采過一生。作者:巴貝.柯爾。出版社:三之三。
  15. 北緯36度線。作者:小林豊。出版社:聯經。
  16. 一定要比賽嗎?作者:潔美李寇蒂斯。出版社:格林。
  17. 下一站紅氣球。作者:山田和明。出版:格林。
  18. 不睡覺的小孩。作者:安東尼歐。出版社:格林。
  19. 爸爸的紅雨傘。作者:林韋達。出版社:信誼。
  20. 沒關係,沒關係。作者:伊東寬。出版社:天下雜誌。
  21. 街道是大家的。作者:墨尼卡.多朋。出版社:遠流。
  22. 不會唱歌的小孩。作者:柯洛蒂。出版社:格林。
  23. 吃六頓晚餐的貓。作者:英格.莫爾。出版社:和英。
  24. 莎莉,離水遠一點。作者:約翰.伯寧罕。出版社:遠流。
  25. 莎莉,洗好澡了沒? 作者:約翰.伯寧罕。出版社:遠流。
  26. 和甘伯伯去遊河。作者:約翰.伯寧罕。出版社:阿爾發。
  27. 莉絲的要和不要。作者:潔西卡.哈波。出版社:上誼。

 

童書:

  1. 波西傑克森全五冊。作者:雷克.萊爾頓。出版社:遠流。
  2. 長襪皮皮。作者:阿思緹.林格倫。出版社:天下文化。
  3. 長襪皮皮出海去。作者:阿思緹.林格倫。出版社:天下文化。
  4. 長襪皮皮到南島。作者:阿思緹.林格倫。出版社:天下文化。
  5. 小搗蛋艾米爾系列。作者:阿思緹.林格倫。出版社:天下文化。
  6. 淘氣瑪蒂系列。作者:阿思緹.林格倫。出版社:天下文化。

 

一般書籍:

  1. 慢的教育。作者:Carl Honore。出版社:大塊文化。
  2. 為藥瘋狂。作者:彼得.布利金等。出版社:新新聞。
  3. 愛會傷人。盧蘇偉。寶瓶。
  4. 七種IQ。霍華德‧ 嘉納。時報。
  5. 父母會傷人。蘇珊佛渥德。張老師。
  6. 沒有資優班。作者:陳之華。出版社:木馬文化。
  7. 家庭會傷人。約翰布雷蕭。張老師。
  8. 讓天賦自由。作者:肯.羅賓森。出版社:天下文化。
  9. 父母效能訓練。湯瑪斯‧高登。新雨。
  10. 孩子是無價的。芭芭拉‧卡蘿拉索。
  11. 發明疾病的人。作者:尤格.布雷斯。出版社:左岸。
  12. 天下沒有壞孩子。查理亞伯斯坦。新迪文化。
  13. 自由寫手的故事。艾琳.古薇爾。出版社:天下。
  14. 成就每一個孩子。作者:陳之華。出版社:天下。
  15. 我真的是笨蛋嗎?作者:水木茂。出版社:圓神。
  16. 家庭作業的迷思。作者:艾菲.柯恩。出版社:天下。
  17. 孩子都是老靈魂。作者:許添盛。出版社:賽斯文化。
  18. 別鬧了,費曼先生。作者:Richard P Feynman。出版社: 天下文化。
  19. 你會聽,孩子就肯說。安戴爾法柏。天下文化。
  20. 樂當幸福不良媽媽。作者:幸運女。白象文化。
  21. 在維也納慢慢教小孩。作者:洪雯倩。天下文化。
  22. 走進長襪皮皮的世界。作者:幸佳慧。出版社:天下。
  23. 為什麼青少年都衝動。作者: 大衛華許。張老師
  24. 0-2歲寶寶想表達什麼?蘇菲波斯威爾等人。出版社:心靈工坊。
  25. 3-5歲幼兒為什麼問不停?作者: 露薏絲艾曼紐等人。出版社: 心靈工坊。
  26. 如何與青少年子女談心。作者: 查爾斯薛佛。出版社: 張老師。
  27. 6-9歲孩子,為什麼喜歡裝大人?作者: 柯琳艾維斯等人。出版社: 心靈工坊
  28. 10-14歲青少年,你在想什麼?作者: 芮貝佳伯格斯等人。出版社: 心靈工坊。
  29. 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鬧。作者:潘蜜拉杜克曼。平安文化。

The Selling of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By ALAN SCHWARZ   DECEMBER 14, 2013  New York Times

“This is a concoction to justify the giving out of medication at unprecedented and unjustifiable levels,” Keith Conners, a psychologist and early advocate for recognition of A.D.H.D., said of the rising rates of diagnosis of the disorder.Karsten Mor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After more than 50 years leading the fight to legitimize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Keith Conners could be celebrating.

Severely hyperactive and impulsive children, once shunned as bad seeds, are now recognized as having a real neurological problem. Doctors and parents have largely accepted drugs like Adderall and Concerta to temper the traits of classic A.D.H.D., helping youngsters succeed in school and beyond.

But Dr. Conners did not feel triumphant this fall as he addressed a group of fellow A.D.H.D. specialists in Washington. He noted that recent data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ow that the diagnosis had been made in 15 percent of high school-age children, and that the number of children on medication for the disorder had soared to 3.5 million from 600,000 in 1990. He questioned the rising rates of diagnosis and called them “a national disaster of dangerous proportions.”

“The numbers make it look like an epidemic. Well, it’s not. It’s preposterous,” Dr. Conners, a psychologist and professor emeritus at Duke University, said in a subsequent interview. “This is a concoction to justify the giving out of medication at unprecedented and unjustifiable levels.”

For all article, please refer to “The Selling of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分心不是誰的錯 拒絕孩子變罐頭 ─ 理解與欣賞過動兒】研討會

20131006新竹分心,是一種錯嗎?是誰的錯?
過動,是真實存在,還是只是某些大人為不守規矩的孩子所編出來的藉口?
為何當班上出現過動兒時,有家長要在網路上疾呼求救,問怎麼辦?
除了請貴家長送貴子弟去鑑定,學校可以發揮什麼正向的力量?
過動究竟該不該用藥?用了心,還要用藥嗎?
又有人說,過動不是病,而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特質,只是在光譜上的位置不同?

針對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ADD/ADHD)的兒童在近年來快速增多的現象,
我們特別舉辦這場研討會,邀集醫療、教育、社工、心理諮商、兒童文學等各領域的專家學者,
透過充分對話,提出反省與檢討,並建立重新看待、評論與診斷兒童行為的新視野。
歡迎中小學教師、各大專院校教育、特殊教育、諮商輔導、社工及醫學相關科系師生、
醫師、心理師、社工師、民間教育團體工作者及一般民眾報名參加,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170名)。
本活動免費,全程參加者,將可核發8小時教師研習時數。午餐敬請自理。

歡迎中小學教師、各大專院校教育、特殊教育、諮商輔導、社工及醫學相關科系師生、
醫師、心理師、社工師、民間教育團體工作者及一般民眾報名參加,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170名)。
本活動免費,全程參加者,將可核發8小時教師研習時數。午餐敬請自理。 Read more »

腦海奇航觀後

ADHD過動兒動畫-腦海奇航(中文字幕)

“腦海奇航”觀後:

*問觀眾:妳們喜歡嗎?喜歡的舉手!(約90%舉手!)不喜歡的舉手!(約零散五人舉手,全場約百人)

*此片源由:這是我在一場過動兒的研習中,一位兒心醫師放的影片,使用動畫,就知道目的是要讓孩子與家長認識過動兒,此片確實活潑人人都看得懂。但是我看了像心中有塊大石頭壓著胸口般難過,為什麼呢?

*比較郭棟與李行:

1.誰比較像真正的小孩?(大家笑著說:郭棟!)我說:是啊!李行不像小孩,像小大 人!

2.誰的童年過得比較有意思? (大家笑著說:郭棟!)

3.如果你是小孩,你要過像誰的生活? (大家笑著說:郭棟!)

4.現在你變回大人,你希望你的孩子像誰?(大家笑而不答了!)

5.開心的笑臉在誰的臉上? (大家笑著說:郭棟!)是啊!李行總是面無表情..

6.當機器人說:”勇敢的小孩”時,事實上是在說誰? (大家笑著說:郭棟!)是啊!   李行根本就是沾郭棟的光,他哪有資格被叫勇敢的小孩!

 

*看郭棟:郭棟是個怎麼樣的孩子?

1.是個喜歡與同學同歡的合群孩子!熱情邀請同學一起玩,即使被罰站也一樣!

2.是個遇到挫折遇到不愉快,很快就拋到腦後,很快就能自得其樂的孩子!這特質是多麼令人欽羨啊!多少人想求都求不到啊!

3.是個敢於嘗試,不怕犯錯,充滿好奇,敢於冒險的勇敢孩子,許多新奇的新鮮的事,因他才會被得知,才會被發現!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

*看李行:李行是個怎麼樣的孩子?

是個凡事按部就班,循規蹈矩,怕事,不敢輕易嘗試,不敢冒險,不敢犯錯的孩子!如果像他這樣凡事都要想清楚,確定有沒有危險,才去做,可能這世界就停滯不前了!

*郭棟與李行在怎麼樣的學校受教育?你喜歡嗎?我們很習慣的場景,但是習慣不一定就是對的,既然大家都不喜歡,為什麼放過它?!為什麼不改變它?!

1.在”追究”小學:為什麼小學要取這樣恐怖的名字?為什麼不取”長襪皮皮”小學?

2.嚴肅刻板靜悄悄的教室氛圍和老師。整間教室唯一活著的是郭棟!

3.”沒帶課本”的處置,為什麼是到後面罰站?沒帶課本有什麼了不起,我兒子連課本都丟掉了!想想上課要帶課本的用意是做什麼?是要協助上課的了解,到後面罰站,並無法彌補這個遺憾,反而讓孩子更不願上課!處罰只是”威權”的表徵,對孩子毫無意義,孩子可能覺得課本對他上課幫忙不大,越罰越不喜歡上課罷了!

4.老師班級經營的方式:”站好!不要講話!””你就不能安靜一下?”。明知郭棟就是愛講話,為何不製造機會讓他講話,宣洩精力?!安靜不講話,是製造墓碑的第一步!

*郭棟在怎麼樣的家庭生活被教養?

1.脫鞋子,亂擺,媽媽馬上喊來比較:”你真應該跟李行學學!”真是每個孩子大人都討厭聽到的話!把我跟別人比!還是同學還在家裡玩的時候!這樣的母親真的讓人很煩!再說鞋子亂擺,也只是亂成這樣小小的亂,到底有什麼關係?要把鞋子擺得整整齊齊有什麼好?鞋子亂擺有破壞鞋子的功能嗎?亂擺別人會踩到跌倒,擺好就不會嗎?顯然純粹只是為了大人以為的美觀,有這麼重要嗎?

2.即使朋友來家裡玩,兩人在房裡玩得很開心,媽媽也不等同學回家,就隨意叫孩子出來,要簽聯絡簿,這也是我小時候非常討厭的事!總是在我跟小狗玩得很開心的時候,媽媽喊我去洗澡,我覺得煩死了,不管她,繼續玩,媽媽就拿著掃把衝來打人了! 我不懂為什麼小孩子的快樂感覺大人可以隨意打斷,一定都要隨著大人的步驟,如果大人被這樣打斷情緒,不是也會不爽嗎?

3.看到聯絡簿上的壞評語,媽媽劈頭就罵,為什麼沒有先問孩子,為什麼不聽他說說是發生了什麼事?

4.聯絡簿上蓋”不乖寶寶”印章,這樣是對的教育方式嗎?被貼這樣的標籤,就像從前的放牛班,既然大家都叫我們是放牛班,那就給它像放牛一點!孩子會因為被蓋”不乖寶寶”印章,就變乖嗎?更何況什麼是”乖”?

5.媽媽說:”真不知道你腦袋裡裝著什麼?”這是一句讓人非常傷心的話!這句話在說:”我是你媽,可是我一點也不了解你!”我到現在53歲,當我告訴我媽說:”你一點也不了解我”時,我心都會泣血。現在這個媽媽為何可以如此大聲地跟她十歲的孩子說:”我一點也不了解你!”?

*當進入腦海進行奇航時:

1.李行只會大叫:”先評估安全,要怎麼回來?!””不要亂按!小心啊!”甚至連機器人也叫郭棟不要隨便亂碰,但是郭棟還是按了,碰了,結果有出現什麼壞事情嗎?沒有!反而,因此我們得以進入腦海裡,進行探險,沒有郭棟的亂按亂碰,我們這影片都沒得看了!這一切的腦海奇航,都要感激郭棟的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那充沛的好奇心是如此強烈到用安全威脅也無法壓制的!這是要讓人敬佩的!

2.後來跑出”注意力不足,無法專心,搶話,坐不住…..”等說郭棟症狀的環狀轉轉轉的字條,李行說:”郭棟,這不就是你的煩惱嗎?”我好想也跑出這樣的環狀字條:”保守,不敢突破,不敢冒險,缺乏好奇心,膽怯,無趣….”,然後說:”李行,這不就是你的症頭嗎?”

3.影片中也說過動是大腦皮質比較晚熟,既然是晚熟,為什麼我們不慢慢等他熟,為什麼要揠苗助長?晚熟也是病嗎?

*整個影片,老師,父母問題更大,更多,為何老師和父母不必治療,不必調整,而把一切都推給孩子!孩子不願配合沒有道理的老師父母,結果是孩子去治療,而且孩子還高興地舉高手說:”ㄟ!加油!”這是什麼欺負小孩,然後大人皆大歡喜的影片!?

你好棒!你每一個字的第一個字母都寫對了

這是一個清華大學學生給我的照片。他在小學四年級時到美國讀了一年的小學。他剛抵美國時是一個英文字都不認得,他們家的狀況並不允許他有事前的準備。這是他在美國的第一張考試卷,如果照台灣老師改考卷的習慣,這張考卷的分數是:0分!!!但是老師給他的評語是:”你好棒!你每一個字的第一個字母都寫對了!你好努力!”這張考卷,這個孩子保存到現在!他的英文現在很棒,因為從小老師給她很大的信心,也開啟了他的學習興趣!我每次看到這張照片,都會有想哭的感覺….非常感慨……

4

一封難以命名的信

一封難以命名的信     李佳燕醫生是「拒絕孩子做罐頭,還給孩子做自己」運動的發起人。

親愛的:

我想要跟妳說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父親是教授的孩子的故事。這孩子從幼稚園我就認識,到了國中,開始走樣,開始抽菸,開始染髮,開始放學不回家,開始飆車。我沒有再看過他,直到他二十歲左右,一回,來我門診,我幾乎不認得他了,他頂著一頭紅加黃色的爆炸頭,雙臂刺青,耳朵上穿了好幾個孔。我知道他國中發生了什麼事,他在國一開始就被學校一群學生盯上,成為被霸凌的對象,他最後採取自保的作法,就是–成為他們之中的一份子!我不知道他的父母知不知道他所受到的遭遇。但是,我知道這孩子會變成這樣,是有不為大人所理解的艱辛與痛苦。

第二個故事,也是關於一位大學教授的孩子。這孩子,我也是從他幼稚園時就認識,每次來看病,都帶給我無比貼心與溫暖回饋的特別小孩。我在一次的聊天中,才知道他媽媽已經帶他吃藥吃了七年,那時他已國二。我驚訝到下巴差點掉下來!因為那是一個非常特別,但是又非常惹人喜愛的孩子!媽媽淡淡地說因為孩子會興奮過度,所以帶他去看兒心科,確診後吃藥。興奮也有過度的!?媽媽淡淡地說:「因為興奮過度,他就無法讀書,隔天考試就考不好……」我知道這家庭,問題很多,最大問題是婆媳關係,夫妻之間的齟齬不斷!我真覺得這孩子只是某種形式的代罪羔羊!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