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五月 2016

聯盟聲明:2016.5.30

〈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網站自成立以來,針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以提供來自醫學、醫療社會學、兒童文學、兒童教育、親子教養等多元視野與開放精神的文章和影片為目標。至今,無論是介紹國外研究、報導,朋友授權或成員自行書寫的文章,已累積可觀數量。

基於資訊自由與彰顯兒童人權的原則下,本聯盟歡迎讀者推介本網站各種訊息,共同提醒社會勿輕易將難受控制的兒童特質入病,呼籲大眾正視教養醫療化的危機,並隨時反省台灣僵化的教養模式。

然而,近來因為某些有心人士,將本聯盟與轉貼本網站文章的團體做強烈連結,並做詆毀式的攻擊,聯盟在此再次聲明:

本聯盟於網站的源起處清楚聲明,聯盟的生成憑藉的是多元視野,真誠省思,與那份古老的承諾-對孩子的愛。聯盟並無反對精神醫學,也跟任何宗教團體或涉及商業行為的團體無關,任何轉載或轉述本聯盟文章資訊以挪做與本聯盟宗旨不符之其他用途或藉以謀利者,本聯盟非但不認可也予以譴責。對於有心人士未向本聯盟求證便一再有意無意的誤傳、捏造或擴大詮釋,本聯盟無法認同此作為,此種無中生有的說法,不但是不負責的連結,也非善意對話該有的態度。

此外,近來幾位民意代表針對過動兒用藥有無浮濫與篩檢問題在國會提出質詢,有人刻意連結本聯盟做不實的毀謗。聯盟也對此聲明,我們尊重民意代表有他們質詢的權利與依據,然本聯盟並未在此波質詢中擔任被諮詢與參議的角色,在此一併澄清,以正視聽。

聯盟接受理性且據實的交流與指教,但惡意捏造與詆毀已涉法律之責,在此敬告謹慎。聯盟歡迎更多關心孩子的朋友們,一起加入我們守護孩子的兒童特質,還給孩子做自己的權利。

PASSION

 

 

 

懶得陪伴之後,藥還是解藥嗎?

from: 一下迷路一下爆走

我經常收到許多媽媽焦慮的求救訊息,不過平均每10個S.O.S之中約莫會有3個是以下這一類型的媽媽,她們的問題多半在於長期服用藥物卻無效的孩子,有些打從一開始就對藥物無感,也有些是吃了一陣子之後抗藥,於是她們手足無措,並且這一類的媽媽並不算太少數,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玩正反面轉轉頭

媽媽:「米米妳可以幫幫我嗎?我的小孩吃了X月(或X年)的ADHD藥物,可是一點都沒有改善耶,一樣好辯、一樣滿嘴說不完的藉口,一樣動手打人,一樣脾氣暴躁,一樣成績很爛學習有狀況,我該怎麼辦啊?」

我:「妳試過其他方法了嗎?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讓孩子服藥再說?」

媽媽:「我哪有時間研究甚麼其他方法啊? 我是職業婦女耶!」

我:「可是我也是職業婦女ㄟ,現在是網路時代,妳如果有時間上FB,就應該會有時間替孩子收集資訊啊。」

媽媽:「拜託,妳不知道我都快瘋了,老師三天兩頭抗議要求我的孩子吃藥,醫生也認為他要吃藥,那當然就得尊重專業啦,況且,我哪有那麼多時間和心情去消耗啊。」

我:「那….結果服從老師、遵照醫囑服藥之後,妳的孩子符合期待了嗎?」

媽媽:「就是沒有啊!所以我才想請妳給我建議的嘛!」

我:「好,那妳先帶孩子去驗過敏原,然後嚴格避開過敏原3-6個月讓細胞重新新陳代謝後一切狀況就有機會改善。」

媽媽:「不行啦,我之前有看過妳的文章,但是孩子的爸爸覺得妳的說法太荒謬了,孩子壞就是壞,跟過敏有甚麼關係?」

我:「妳難道不能決定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去驗過敏原嗎?」

媽媽:「不行啦,這樣孩子的爸爸會生氣,家庭和樂很重要吧!」

我:「那妳從飲食方面著手好了,試試這一年先不要讓孩子吃色素、糖類、零食,還有再製食品。」

媽媽:「沒辦法啊,長輩會給啊,而且小孩愛吃零食很正常嘛!還有,我上班的時候誰盯著他?」

我:「那妳帶孩子去運動,溜直排輪、到公園爬遊具、走平衡木、游泳、騎腳踏車。」

媽媽:「不可能啦,哪有時間啊,他平常要上安親班,週末還要補習,而且媽媽總也該有自己的生活要過吧? 女人也要愛自己耶。」

我:「其實平時在家每天都可以要求他跳繩,一天500下,還可以玩左右手交換拍球,一天1000下,不須場地又方便,可別小看這些運動,很有幫助的。」 Read more »

孩子,我要你輸在起跑點!

李佳燕(原文刊登於五月十九日聯合報家庭版)

「你的孩子讀哪一家幼兒園?他們有沒有教英語?教注音符號?有沒有學寫國字?有沒有背九九乘法表?有沒有….」;

 

「你孩子有上英語補習班嗎?有沒有學鋼琴?有沒有上讀經班?有沒有學第二種外國語文?有沒有…」

這是一個大人驚恐不安的時代,也是一個把小孩填鴨到極限的時代。

大人對未來惶惑不知所措,眼看競爭越來越激烈,機會越來越少,便以為越早讓孩子全身裝備,配備齊全,就是通過競爭,打倒群倫,爬到高峰的康莊大道。

於是,我們看到幼兒園的孩子,應該是愛玩愛跳愛叫愛笑的年紀,已經開始被要求乖乖坐好,聽老師講課,不可以起來走動。就算是外國老師說著全美語,孩子聽著蠻夷嚼舌難為聽,一樣要求安靜坐好。

有家長告訴我,她的孩子四歲,讀中班,作息是:起床,上學,放學,放學後上英語補習班、鋼琴課或心算課,然後回家,開始寫幼兒園的作業。作業內容有數學、國語和英文,有時會再加上畫圖的作業,往往必須熬到十點才能睡覺;如果遇到週末或假日,家庭作業會更多,經常要寫一整天,我著實心疼到扭成麻花了!

顛倒

四歲的孩子啊!四歲孩子的手是要練習自己吃飯,自己穿鞋穿襪子;是要拿著大大的畫筆,把整面牆塗上各種繽紛的色彩;是要到土堆裡挖掘蚯蚓,是要抱起小白兔餵牠吃胡蘿蔔;四歲孩子的腦袋裡,會想著為什麼小鳥會飛,小狗卻不會?下雨天後地上一堆小水窪,後來跑到哪裡去了?今天幼兒園不知道會吃什麼好吃的點心?為什麼那個綁馬尾的小女生可以盪鞦韆盪那麼高?

四歲的孩子,如果上午七點要起床,應該晚上八點就要上床睡覺了,因為他像是正要長高的小幼苗,需要大量的營養和睡眠。四歲的孩子不應該屁股坐在椅子上,一坐就是四十分鐘不會動,他應該會像隻毛毛蟲般,想要扭動前進,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父母會說他們並非故意殘害幼苗,這麼做是為了孩子好: 「我們怕孩子輸在起跑點!小時候累一點沒關係,長大才不會受挫折,我們寧可孩子先苦後甘,也不要他們先甘後苦。」講這些話的父母,是如何去思考童年?童年如何論輸贏?比別人早學會寫國字,也同時失去徜徉野外的機會,究竟是輸還是贏?人生不是跑百米,甚至也不是跑馬拉松,他可以是怡然散步。先苦不一定後甘,就怕苦了童年,以後也沒有再甘的時候了。

跳舞,讓一個過動症的11歲男孩擺脫藥物、煥然一新

作者:幸佳慧

音樂劇《歌劇魅影》、《貓》的編舞者吉莉安.琳恩(Gillian Lynne),在1930年代時被視為是有學習障礙的小孩,吉莉安有所謂靜不下來的問題(那時ADHD這名稱還沒發明出來),她的母親帶他去看醫生,但看出吉莉安天賦的醫生,不但沒有從病態觀點看待她,還推她登上世界舞台,成為知名的舞蹈家與編舞者。

我們周遭,像吉莉安這樣有天賦的孩子有多少?而能看見吉莉安這種天賦的醫生又有多少?

李佳燕醫師在演講時,提過她在診間也遇到一個像吉莉安小女孩,她機靈愛玩、愛唱歌,很愛跳也很會跳芭蕾舞,卻被診斷為「過動症+智能不足」,讓她驚訝萬分。

10397105_1459822963.2197

Pierson Feeney

今年三月,美國密西西比州的媒體Sunherald獨家報導 一個11歲小男孩皮爾森(Pierson Feeney)的故事,很可能又是另一個即將大放異彩的吉莉安。

Read more »

行為治療為ADHD第一線療法準則 + 5/18線上佛大教授研討會

現任Duke大學精神醫學系系主任/前康乃爾精神病學系教授 Allen Frances,發現這些年很多具影響力的人賣力推廣興奮劑的使用,背地裡卻跟大藥廠緊密關聯,間接導致用藥的年齡不斷降低到學步兒,感到極為憤怒(他真是用outrageous )。他對美國過動症「過度確診、濫用藥物」直言不諱且大力抨擊,說重話「當你被利益衝突絆著時,榮譽就死了!」Honor dies where conflict of interest lies

但,儘管近幾年美國很多頂尖學者出來呼籲或抨擊這些問題(其中我已介紹多個),根本趕不上「藥物至上」所向披靡的風氣。前幾天,五月三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跳出來講話了

疾控中心公佈統計,美國六歲以下被確診維ADHD的兒童已有兩百萬,且高達75%已用藥,這些數據讓他們「眉毛跳起」,不得不嚴正呼籲家長跟醫生,六歲以下兒童身心發展都還沒健全,興奮劑造成的副作用(干擾睡眠、食慾、長高)影響更甚。中心敬告小兒科醫生、護士與健康專業人員,對有ADHD的學齡前幼童,應以行為治療為優先,必須加強跟家長解釋行為治療的好處,同時協助進行。

中心同時向父母喊話:「研究顯示,行為治療在改善幼童的徵狀上,不但可免去副作用,且跟藥物一樣有效。儘管比起藥物,行為治療要花比較多的時間、精力、方法,但行為治療的效果,更顯持久。」

其實其實,美國兒科學會2011年就明確列出「行為治療為幼童第一線治療方式」的方針,但奇怪奇怪,據統計,病人接受心理系統服務的數據卻沒提高,甚至下降。(這當中到底死了多少榮譽?)

行為治療的重在鼓勵孩子正向行為、減少不適當行為等增強自我控制能力,並改善溝通技巧。

其實,不只學齡前不該以服藥為優先。佛羅里達大學的特聘教授William E. Pelham針對5-12歲有被確診為過動症的146個小孩,做行為治療的長期觀察實驗,結果於今年二月剛發表。這些受試者分兩組,一組服用劑量一半的利他能;另一組不服藥,但他們的父母得參加行為改善的工作坊,學習行為治療的方法。

一段時間後,研究團隊發現,不吃藥的行為治療組的孩子比起吃藥組的孩子,行為表現來的好很多。前者在學校違反老師規定的字數,平均每個小時少了後者四次

台灣父母似乎還很多不知道以上這些訊息,四年來,「還孩子做自己聯盟」在研討會中曾有不少父母公開表達他們第一次看診就拿藥回家了。這種事,不能不該也不要,第一次看診「藥」就上手。

Honor Honor Honor, Please!
最後,還有個訊息挺重要的,請廣傳需要的朋友

前面提的研究學者William E. Pelham 有個「More Than Meds: A Parent’s Guide to Using Behavioral Therapy」一小時網路研討會。他會講授關於他研究的「行為治療」給父母的指導方針。

5月19日的 1-2 PM EST時區,研討免費又是線上,很難得的機會(台灣應是18日pm10):
http://www.additudemag.com/adhdblogs/29/11867.html

William E. Pelham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Psychiatry & Behavioral Health, & Public Health; Chair,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充足下課,讓學習更專注──把下課時間還給孩子

猶記兒時

李佳燕 (原文刊登於人本教育札記323期)

應該要來從源頭說起了。我是一位家庭醫師,只是一位家庭醫師,為什麼會對孩子的世界著迷?為什麼只要跟孩子混在一塊兒,就會讓我渾身上下充滿裡裡外外能呼吸自如地自在感與幸福感?

有一天下午,一位母親帶著小二的孩子來找我,我們談了一個小時之後,孩子突然湊到母親的耳朵邊咬舌根,母親聽了,臉上的表情,從納悶到像太陽公公出來了般整個亮起來地笑開了。我看著他們母子的互動,臉上打了個問號,母親說:「孩子說:我覺得李醫師很瞭解我。」

我從這些孩子身上,開始回想我自己成長的過程。也慢慢瞭解,我如果真的瞭解孩子,那是因為,有一個孩子,一個困頓的孩子,還住在我心裡。

Child-Messy-8207

據我媽口述,從小我就是拖鞋永遠穿反地整天坐在亭仔腳發呆或傻笑,爸媽認定我可能是品管不佳,出了一點小故障的產品。我家兄弟姊妹只要是年尾出生的,通通透過關係提早入學,唯獨我,父母認定我智商有些狀況,不敢讓我早讀,深恐會吊車尾。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