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thly Archives: 四月 2016

【專訪】家庭醫師李佳燕:連被兩個保母退貨,好動兒我這樣帶大

本文出處 BabyHome

採訪:武美齡 攝影:黃郁真

家庭醫師李佳燕除了看診,更投注大量時間於過動兒議題,育有好動兒的她,兒子連被兩個保母退貨,小學老師更說:「不曉得怎麼教你這個孩子」,但她看見孩子的不平凡,認為所有孩子只要去除障礙,都能像珍珠發光!大人在檢討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方法前,不應將孩子的不當行為歸咎於過動。

未認識病患前,處方箋我開不下去

李佳燕擔任家庭醫師近30年,未到看診時間的診所前排了四張椅子,這是為了一大早運動完就來等開門的老人們所設置;診間桌上擺滿玩偶,甚至還有迷你聽診器、繪本,這是為了讓孩子們來看醫生不害怕、更有趣。

李佳燕的從醫之路處處皆是故事,她曾想當建築師、作家,最後卻選擇穿上白袍,其實高中時的她就有遠大抱負,念自然組是為了當醫生,醫生能救人,當志向更大時還能救國!沒想到進醫學系後情況急轉直下,「起初我完全不知道念醫學是要用背的!像解剖、神經、血管、肌肉、骨頭…通通要背起來,假如你記憶力好就適合讀醫學系,像我就很討厭不了解一個東西然後去背它。」 Read more »

孩子,只怪我的臂膀不夠長

作者:李佳燕 (原文登於人本教育札記322期)

人間事,從來就無法全盤如願。這一路陪伴被懷疑是過動兒的孩子,並非皆大歡喜,全部都像童話般,有個圓滿的結局。我心裡一直藏著一個孩子-小義。

約四、五年前,我收到一位陌生母親的求助信,他們住在新竹,字裡行間,都是淚:

「這封信我打得斷斷續續,期間哭了很多次。昨天,整個人無法入睡,一直想著孩子的點點滴滴,他是很有創意跟聰慧的孩子, 真的需要伯樂的慧眼。開學一個月來,我發現他已經慢慢的對一切提不起勁,甚至悲觀,我真的不知如何幫他!只能傾聽引導規勸,我也進修上了父母效能課,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學習怎麼當個特殊小孩的媽媽。但是自己的心情過分壓抑,昨天終於潰堤。
玩水或是經過電風扇時,停下來拉起衣服吹一下,都沒人做過嗎?其他人做不是錯,我的孩子做,就是行為乖張、衝動控制失調?老師說我的孩子會打人、會罵人,但她沒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和起因,直覺就說是我的孩子過動(衝動)作遂!
我很後悔入學前,先跟老師說孩子的狀況。這根本是害了孩子!讓他被貼標籤,讓他失去很多替自己辯解的機會!」

拉距小義的母親希望我介紹一位可信任的兒童心智科醫師,我便推薦了一位熟識的精神科醫師介紹的醫師。兩週後,我又收到她的信:

「週 五看完醫生,我一直處在震驚的狀態下,直到現在。第一次看診,面談約30分鐘,孩子10分鐘,我跟爸爸約20分鐘。問了些學校生活狀況,我不外乎說些孩子 在校狀況與我們的擔心,然後,他就開藥了!我問他:沒有其他辦法嗎?他說對於衝動控制,只能開藥,沒有其他辦法。說真的,我很難過!我不是為藥而去的啊! 我當場,心涼了半截。我拿這一袋利他能回家,就把它供在櫥櫃裡了。我提了一些問題,比如藥的副作用,或是我需要記錄他吃藥後的狀況嗎?他說:『藥的副作用 不大,且是因人而異,紀錄表格,沒有,家長自己注意就好。』然後,他就跟我說:只能再問一個問題了喔 !我五點的病人到了!」

讀了這封信,當下,真是難過得五味雜陳,唯一致歉的方法是回信給她:「這週六,我去新竹看你們。」於是,我家突然有了一個新竹旅遊的行程。

那是一個讓我懷念至今,令我動容的會面。我們在麥當勞邊聊邊玩了三個小時。回到家,我便立即寫了一封信給他的母親。

給小義媽咪的信: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