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成績

成績不好,是哪一種病啊?

作者:李佳燕

企鵝父母今年四月,美國邁阿密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的教授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越來越多的注意力不足過動兒,可能與老師和家長對孩子要求越來越高的學業表現有關。我讀到這篇文章,腦海裡,立刻浮現一個接一個的孩子…

經常有媒體記者採訪我時,會問我一個問題:「這麼多年來,看妳費那麼多心血,是什麼原因使妳對注意力不足過動兒,特別關注?」

除了因為自己生養了一個自由自在的孩子,讓我有機會重新觀看台灣教育的現況,進而發覺原來這樣的教育,只適合乖巧讀書會筆試的孩子,對於多元特質的孩子,根本缺乏接納的空間。再加上有位親戚的孩子,因為考試成績差,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兒,而且必須服藥,也真服藥了一段時間。這孩子,從小便與我親近,當我知道當時讀小學的他,正在固定服藥時,因為不解,還曾經主動打電話詢問他的主治醫師。

我開始感受到這個疾病原來已經侵門踏戶,進入我的生活圈,而不只是教科書上的一個病名。那已經是十幾年前的往事了。

但是最主要的起火點,則來自約七、八年前,朋友寫給我的一封信。

她寫道:

「兒子因為上課不專心、考試考不好,老師好意建議我帶他去看兒童心智科。我帶孩子去看了高雄地區頗負盛名的兒童精神科名醫,結果,醫師看了孩子一眼,詢問了我幾個問題之後,就要我帶幾張問卷回去填寫,同時叮嚀下回就診,只要帶問卷來即可,孩子不必帶來。我認真寫了問卷,覺得孩子並沒有問卷所提的多數情況,因此大多填『沒有』。回診時醫師看完問卷,仍開藥要孩子服用,我問醫師:『可是我覺得我的孩子與問卷說的情況並不相同,也許他只是愛玩,嫌上課太無聊,為什麼還是要服藥?』醫師回答:『沒關係,我們可以服藥來做診斷啊!如果他服藥後,成績有進步,就是有幫助的啊!』」

我收到朋友這封標題寫著「瘋狂看病記」的信之後,感受到她夾雜著憤怒不滿與不知所措的情緒,便約她長談。 Read more »

上學只為成績嗎?

李世慶

國中第一次段考結束,學校寄來孩子的成績單,班上第三名,媽媽認為孩子挺不錯的,卻在聯絡簿上看到導師約談的文字。

困惑的媽媽赴了導師的約。一見面,導師單刀直入地說:「李媽媽,你要多要求你的孩子,你看他這次的成績才第三名,他應該有能力考第一名的。」媽媽說:「老師,謝謝你這麼看重孩子的能力,我認為第三名很好啊。」老師停下手邊的工作,正視著媽媽說:「你知道你的孩子IQ排全班第一嗎?既然IQ這麼高,成績也應該要第一啊!我看下課時間他和同學常常都在玩,你要多勸勸他,讓他多用功一點。」媽媽有些犯傻:「可是老師,第三名真的很不錯啊。而且下課時間本來就是要讓孩子喘口氣,他和同學玩有什麼不對嗎?」

飛翔

老師看似有些慍怒,皺著眉頭說:「我沒看過你這種家長,我是為了你的孩子好才請你來談談的,你怎麼就是聽不懂呢?」媽媽更不解了:「我知道老師是為了孩子好,只是除了成績之外,孩子的人生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東西,不一定要將所有的時間都放在課業上啊!」這會兒,老師翻白眼了:「孩子是你的,你愛怎麼樣就怎麼樣,我只是好心告訴你,你聽不懂我也沒辦法。」於是媽媽謝過老師後趕緊告退。

孩子回家後,問媽媽和老師談了什麼,媽媽如實以告。孩子立刻回道:「我不會把所有力氣都拿來讀書喔,我一定要和朋友玩,但是我會讓自己的成績保持在中上,這樣可以吧?」媽媽回說:「當然可以,成績是你自己的,你想拿幾分,就花多少力氣在上面。」這個孩子也一直遵守著和媽媽的約定,能玩也能照顧功課,大學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科系,今年從研究所畢業。

成績,一直是老師、父母關切的主軸,甚至希望讀教科書就是孩子生活的全部。然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與同儕互動,學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卻是他們最重視且是成長的一部份,甚而是某些成績不佳,卻仍願意上學的孩子的最大動力。在這個日趨多元的現今社會,期盼老師及父母們的價值觀也是多元的,讓孩子能盡情展現成長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