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污名,不要忘了過動兒!

李佳燕(本文刊載於人本教育札記337期)

「李醫師,這是真的嗎?我今天一大早,看到報紙的報導,我好害怕啊!我會不會害了我的小孩?我的孩子在小學一年級時,去看兒童精神科,被醫師診斷為過動兒,還開了藥。我只讓他吃了一個學期,因為孩子吃藥後會肚子痛,胃口又變很差,我就沒有再帶他去看病拿藥了。可是,報紙這樣寫,說如果不吃藥,他以後會反社會,甚至會犯罪,這是真的嗎?我覺得是我把他生成這樣的,都是我的錯!孩子是被我害的!我要怎麼辦?」

「我的小孩讀小學二年級,因為上課會自己站起來走來走去,老師要他坐好,他只乖了一堂課,下堂課又開始起來走動。老師要我們帶他去看醫生,說吃藥以後,就會乖乖坐著上課了,而且還告訴我們,要儘快,不宜遲,因為過動症有黃金治療期,過了十歲,就來不及了。老師說錯過黃金治療期,治療更困難,如果再放著不管,以後就會變壞,四處惹禍。李醫師,我們自然不希望耽誤到孩子的治療,讓孩子變成社會的敗類,但是,真的只能吃藥治療,沒有別的辦法嗎?」

標籤的惡循環被標籤

「我們是一對焦慮的父母。我們的孩子被診斷是過動兒,醫師也開藥了,告訴我們服藥的重要性。但是我們真的不想給孩子服藥,我們希望有別的方法可以幫助孩子。不過,媒體上,我們又一再看到精神科醫生說:『過動症不治療,長大後恐易踩法律紅線!』,還說吃藥是最正確的治療方法,不然孩子會有憂鬱症、焦慮症,甚至容易頭部受傷。。。我們真的很惶恐,這是真的嗎?我們的孩子以後會變成像精神科醫師說的那樣的人嗎?我們好無助又好害怕,我們不想讓孩子吃這種藥,可是又擔心害了孩子。。。」

「李醫師,您好,我今年二十歲,是一位曾經被診斷有過動症的孩子。今天看到報紙的標題:『過動兒不治療,恐人格異常!』,還說我們會酗酒,會吸毒!我讀了非常不舒服!我是個過動兒,我從小沒有吃藥!我媽媽帶我去看那個醫學中心的主任醫師,他開藥要我吃,回到家,我看媽媽在哭,她問我:『你想不想吃藥,吃看看好嗎?』我說:『我又沒有怎樣,我為什麼要吃藥?我不要吃藥!』我媽媽順我的意思,沒有逼我吃藥。我現在已經成人了!我想告訴大家:我被診斷是過動兒,我沒有吃藥治療,我也沒有變成人格異常,更沒有吸毒,沒有酗酒!XXX的報導!」

「我很後悔,一開學,我就告訴老師我的孩子是過動兒。結果反而讓孩子被貼上標籤!只要孩子跟同學起衝突,老師也不先問清楚,一定唯我的孩子是問;全班同學都知道我的孩子是過動兒,嘲笑我的孩子是壞人。有一段時間,因為孩子拒絕吃藥,我實在不想再跟他吵,就沒有給孩子吃藥,結果,有家長知道了,竟然對我說:『有病不吃藥,是要害死自己的小孩!自己的小孩害不夠,還要害我們的孩子嗎?』我真的非常後悔,開學的時候跟老師說我的孩子是過動兒!」

「我的孩子是注意力不足,但是,他不知道他在吃的是什麼藥,因為我都騙他是吃抗過敏的藥。我把藥拿到學校,請老師中午餵他,也跟老師說是吃抗過敏的藥。我不敢讓別人知道我的孩子是注意力不足的過動兒,因為我知道,一旦被知道,會被貼標籤。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跟過敏不一樣,是一種見不得人的病。」

每當媒體出現專家對注意力不足過動兒,有不友善的負面評論時,我的粉絲頁,就會有人把這樣的媒體報導截圖傳給我,有些是因報導而陷入焦慮狀態的父母,有些是忿忿不平的怒吼。

從媒體一再看到專家們呼籲「不要污名化過動兒」的同時,過個幾天,又會看到同一批專家在媒體發言:「過動兒不治療,會人格異常,會低自尊,會合併焦慮症、憂鬱症,容易犯罪酗酒吸毒。。。」從維基百科上搜尋「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下載其中一段文字,也是這樣的論述:「未接受診斷治療的兒童ADHD患者,其學業表現、社會功能以及生活品質等會受到不良影響,並可能在往後的人生中因長期處在被誤解、指責的情境下(比如說:長期作業品質低落而被處罰),扭曲了自尊及自信的人格發展,進而衍生出其他問題,諸如:對立反抗症(易怒、指責他人、反抗規則等)、行為疾患(打架、說謊、偷竊、逃學等)、藥酒癮等物質濫用問題及憂鬱症等。」甚至,當社會出現駭人聽聞的兇殺案件,針對兇手,還有專家會說:「他應該是有過動的傾向。。。」

我每捧讀著這些報導或文字,想像著家有過動兒的父母,還有過動兒自己,讀到這些負面訊息時,真是情何以堪!做這些論述的專家,其本意是希望透過這些警告,讓父母們瞭解帶個案就診的重要性。殊不知這樣的警告,傷害性之大!這樣的警告與警告抽菸易罹犯肺癌,所以勸告大家不要抽煙是不同的。罹犯肺癌,辛苦的是個案自己,就算他得了肺癌,他仍然可以是值得眾人尊敬的好人;但是,對於過動兒,尤其還只是幼兒、孩童、青少年的孩子,未來的人生還很長很遠,卻像已被下了詛咒般地被「預言」-如果不治療(而此時的治療經常是指服用藥物),將會人格異常,將會反社會,也就是說,如果小時候不當病人,他日將轉為被眾人唾棄的罪人!

每一種疾病會被如何認知與評價,在於這個疾病對於他個人與家庭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同時,也在於專家如何去評論這個疾病。

貼標籤

過去,「癲癇」曾被污名化,別名「羊癲瘋」。神經學專家們努力為癲癇患者去污名化。是的,專家應該是反疾病被污名化的掌旗大手。

而「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則是被如何宣傳的?為什麼明明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父母不敢讓他人知道?而寧可編造另一個「無害」的病名,來掩飾?為什麼會有父母懊悔不該在一開學就告訴老師,孩子是過動兒,說害孩子被貼標籤,被刻板對待?有哪一個疾病,在現在莫不紛紛努力為精神疾病去污名化的時代,還在被專家對大眾宣傳說:「這種病人,以後會容易成為罪犯!」?翻來覆去想來想去,大概只有我們的過動兒了!

當我們在大聲呼籲去除過動兒被污名標籤化的時候,想想看,過動兒的污名標籤化,是從何開始的?我曾經詢問過一群被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你們喜歡被說是生一種過動症的病,還是被罵調皮搗蛋?」他們異口同聲回答:「被罵調皮搗蛋!」當天回來,我思考良久。

共榮

我們以為診斷孩子是生病,不是行為不乖,是幫了孩子,可是,真的是如此嗎?我們以大人的思維想像孩子在學校這野獸叢林中的生存之道,事實是只有孩子自己最清楚,最適合存活下來的姿態。當行為被以疾病定義時,便是標籤的開始,因為它區分了「正常」與「不正常」。如果不正常,可是被以正向的眼光看待與傳述,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兒有驚人的想像力、創造力、行動力,有令人折服的幽默感和表演天份,透過這樣的描述,標籤不會成為污名;相反的,當標籤被一再警告說過動兒不治療將犯罪吸毒酗酒。。。,原本就不討大人歡喜的過動兒,其污名的標籤更是如永劫不復般貼得牢固。

我曾經去一間小學演講,從過動兒談到學校教育與班級管理。很有心的校長,從頭聽到尾,最後講評時,校長說了一句,我永遠難以忘懷的話:「我聽過很多場的過動兒講座,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了希望!」

懇切地期盼,去除所有精神疾病的污名化標籤,不要忘了我們孩子!他們是最需要大人關注的一群,因為他們罕有發言的空間,而他們的人生,才剛開始!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