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推薦〕ADHD並不存在(小樹文化出版)~化繁為簡篇

推薦者:李佳燕(行動聯盟成員,家庭醫師)

書名:ADHD並不存在(小樹文化出版)

一、作者圖片1

並非我們比較常看到的醫藥記者之類,而是累積五十年處理ADHD經驗的美國小兒神經科醫師,也是醫學博士,是兒科醫學會,神經學會和行為發展協會的成員。所以,只差不是兒童精神科醫師。這樣的作者身份,兒心醫師對本書的論述,是否比較能放下身段,聽進去呢?

二、源起

這位作者並非一開始就對ADHD的診斷有所質疑,他仍是遵循美國傳統對ADHD的診斷方式,以DSM為圭臬。 直到帶學生進行探討 ”是什麼阻礙孩子學習?” 的研究時,才陸續發現,有許多孩子被以過動症處理,可是事實上是聽力、視力等身體的狀況或者是太聰明,無法滿足於課堂上的教學。

到1980年初,與特教主任合作,發現大多數被診斷為過動症的孩子,醫生診斷過程中,並沒有做全面性的檢查,作者認為原因可能是知識的缺口(能力不足)以及經濟因素(保險沒有給付)。(跟台灣類似嗎?) 1983年他成立了轉診中心,專門醫治其他醫師轉介過來的困難病童,因此更確定他多年來的懷疑—那就是ADHD是其他主要病症的產物,本身並不是一種病。  

於是,他寫這本書的目標就是–終止對ADHD未經思考的診斷!  

三、精神準則

包括自覺有過動症的人在內,沒有一個人患有我們今日界定稱為ADHD的病症。此病症的產生,是以症狀而非成因來界定病症,讓人震驚。例如,腹痛,可能是闌尾炎,腸胃炎,癌症,但是絕對不是疾病診斷的結論。

四、ADHD 的過去與現在

從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之交的詩:”躁動不安的菲利浦” 和 ”走路不看路的強尼” 可能是最早對ADHD的症狀描述說起,談及此病症被成為疾病的歷史,在DSM裡的變化,到最近DSM V將ADHD的定義更寬廣化,擴大病人群–症狀只需要在十二歲之前出現(第四版是七歲);症狀的發展只要與一般不相稱(第四版是要更頻繁且嚴重);只須對學業與生活有干擾(第四版要求要達到臨床上值得注意的損害);第五版還強調ADHD常合併其他疾病和症狀,而本書就是意圖證明:這些所謂的合併症,才是孩子呈現過動或注意力不足症狀的主因,並非合併症。

另外提到ADHD驚人的盛行率和成長率(十年成長了41%),以及社會所耗費的成本。

五、文化偏見對ADHD診斷的影響

作者一段話,說明一切:“ADHD是一紙標籤,只要往注意力不集中或衝動的人身上一貼,一切即不言自明。

〞使用ADHD的標籤來解釋不被歡迎的行為,最簡便,也容易被原諒。 作者提出孩童診斷有ADHD,男比女是2-10:1,但是成人之後,性別的差異性減小,變成1.6:1,作者認為這是文化壓力隨年齡改變而改變所致。

另外造成ADHD誤診的原因還有:〞媒體用ADHD的資訊轟炸世人〞。在開發世界中,我們很難找到一個沒有聽過ADHD的人;還有〞醫療執業人員缺乏完整評估的時間與動機,有時甚至蓄意誤用ADHD的診斷;以及”ADHD是個非常好的藉口”。縱然美國疾病管制和防治中心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強調〞在照顧ADHD的傷害方面,目前的醫療介入的效用有限,也很難證明有長期顯著的好處〞。

六、興奮劑大流行 藥物濫用元兇

 

  1. 醫師推銷(他特別舉例:有一位精神科醫師甚至推銷興奮劑”比阿斯匹靈還安全”。
  2. 需要更佳表現的人
  3. 醫師診斷隨便,或以藥物做診斷
  4. 病人硬要

**美國神經醫學曾在2013年提出一個〞神經增強劑〞的觀點,指出這涉及眾多〞社會,發展和專業誠實的問題〞,並敦促世人審慎為之。

七、ADHD 的潛在病因

作者對ADHD的診斷不以為然,認為不是”ADHD合併OO病”,而是”OO病有像ADHD所形容的症狀”,並大聲呼籲::共同緩和美國和世界各地ADHD藥物處方浮濫的趨勢”。

八、引起像ADHD症狀的疾病和症狀

接著是佔本書最多篇幅的部分,作者細屬哪一些疾病會被錯誤當做ADHD。一個章節,就是一個疾病,每個章節都以以下的方式敘述:

  1. 要點
  2. 病例個案描述
  3. 循線探索–主要線索
  4. 其實該個案真正罹犯的疾病介紹:解釋疾病,與ADHD&ADD的關聯,真正的治療方法
  5. 良好的結果

作者依發生的比例,從最普遍排到少見,共提到的疾病是:

  1. 視力問題
  2. 睡眠問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所(NIH)也提出同樣的研究結果:兒童睡眠不足會造成白天的過動和專注力下降,並可能被誤以為是ADHD”。文中也提到這是全球性的問題,還提到台灣大學也有類似的研究。文中有附孩子該睡多久的表格,其中幼兒是12-14小時,學童是10-11小時!!!
  3. 物質濫用
  4. 情緒障礙
  5. 聽力問題
  6. 學習障礙
  7. 感覺處理障礙
  8. 資賦優異
  9. 癲癇
  10. 強迫症
  11. 妥瑞氏症
  12. 亞斯伯格症
  13. 神經化學注意力渙散與衝動:這是作者自己發明的診斷。其實就是我們在講ADHD&ADD。作者在找不到其他病因之後,真的為病人做血液檢測,確定病人的神經傳導物質的血清值真的偏低,因此以興奮劑藥物治療是確實有效的。但是作者認為,即便如此,也不能因此以病人呈現的症狀做為診斷病名,病人是因為缺乏神經傳導物質,所以自然是神經傳導物質不足才是疾病本身。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的人,會心悸,焦躁不安,我們不會把心悸焦躁不安當作疾病,而是把甲狀腺素過高當作診斷的病名,這是同樣的邏輯。
  14. 精神分裂症
  15. 胎兒酒精症候群
  16. X染色體脆折症
  17. 其他病症
九、採取行動

有時注意力問題或過動只是人生一個階段或特定狀況,並不需去下診斷。 評估和因應你的症狀;書中最後附有表格,讓你去對照,什麼症狀可能是其他什麼病症,需要做哪些檢查。最後是生活起居的小小建議。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小小遺憾與不滿足: 因為作者是醫師的角色,所以書中全部以疾病去看待孩子的這些症狀,絲毫未提及教育現場與教養對行為的影響。不過,這絕對是討論ADHD或關注ADHD者,值得閱讀的一本書。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