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文獻與影片

【英國衛報】美國專家說:「兒童的過動並不是真的疾病」

美國神經科學專家說:「兒童過動不是病,若有其他比藥物有效或更有效的介入方法擺在眼前不用,卻執意採用藥物,那是不用腦的便宜了事。」

 2014-5-5 下午 05-20-54

【美國專家說:「兒童的過動並不是真的疾病」】
幸佳慧譯自2014年3月30日《英國衛報》

世界頂尖的神經科學家布魯斯低.沛瑞博士Dr Bruce D Perry(他的研究被英國勞動與退休部長依恩.當肯.史密斯肯定)公開建議說:「ADHD 過動症並不是真正的疾病。」

沛瑞博士拜訪英國,拜會史密斯與健康部部長傑若米.行特時,沛瑞告訴《觀察報》說:ADHD 的標籤含括的是一組很寬廣的症狀,他說:「最好把它想成是描述就好,如果你想察看那標籤達到什麼樣的狀態,那將很驚人,因為我們任何每個人在任何特定的時間,都將符合起碼一些標準。」

派醋甲酯藥物的處方簽,像是用來治療被診斷為ADHD兒童的利他能,從2007年的42萬次到2012年的65萬次,激增了56%。這種精神興奮劑是被用來刺激腦中某個部位,好改變心智與行為的反應。
Read more »

【英國每日郵報】索爾新書探討確診困難,稱「ADHD並不存在,藥物帶來更多傷害」

編者按:Harper Collins出版的《ADHD 並不存在》一書作者理查.索爾醫學博士,是美國芝加哥一名臨床醫生與研究者。英國《每日郵報》刊出他的文章,以「ADHD並不存在,藥物帶來更多傷害」標題,獲得廣大熱議。美國《時代雜誌》也以「醫生說:ADHD並不存在」為題刊出他另一篇文章。

兩媒體以索爾聲稱的標題刊登自有其用意,就如同索爾本身說的他寫這本書的用意就是要激起討論,讓這些問題被更多人看見、廣泛討論。身為行為神經病理學家,索爾並非反對精神醫學或反對診斷,事實上他也討論到過動症的病徵與其他精神疾病交疊的問題。索爾從自身數十年的臨床經驗,看見過動症在病徵設定上因過於駁雜與寬鬆,導致大眾很容易在焦急或圖便心態下,直接將問題推給過動症,這使得患者真正該被處理的生理或行為問題被忽略,並同時衍生醫療上誤診、延診與藥物濫用的遺憾與惡風。

聯盟網站提供多元且值得注意與探討的資訊,意在邀請大眾正視不被看見的面向。聯盟認為,比起陷在索爾拋出聳動標題的爭議有更迫切也更重要的事,是他的文章與書籍促使大眾回頭反省過動症在定名與確診上的根本問題所在,索爾文末對大眾的呼籲「必須學習不要反應過度,並重新思考是什麼導致了這些徵狀,讓真正受苦的病症受到有效治療」是聯盟認同的。聯盟在此提醒真正關心此議題的朋友,請仔細閱讀文章內文,並深思索爾的用意。網路讀者閱覽文章常有囫圇吞棗、見題扭曲的現象,過多過少或偏頗的詮釋,都不是聯盟引介的用意。在此加以註明。

 

mail online

ADHD並不存在,藥物帶來更多傷害】作者:理查.索爾(Richard Saul)        幸佳慧翻譯

一個13歲男孩,在我診療室展現了所有注意力失常的典型徵兆:分心、浮躁,在椅子上扭動。他絕望的媽媽希望我可以幫他兒子。他兒子在學校變得懶散、無法專注,對課業退步不在乎,連他以前喜歡的運動,他都說太累沒興趣。他早被醫生確診為ADHD並吃了一年的藥。但是他的媽媽跟老師都很失望,因為他的行為一點都沒改善。

對此,我一點都不感驚訝。為什麼?因為,在我五十年診療看過數千呈現ADHD徵狀的病人後,我已有了結論:沒有ADHD這種東西。

近幾年,這個所謂的病,像野火般狂掃全球,它確診與用藥的數量急速增加。在美國有4%的成人與11%的兒童,被確診為過動症。總人數在過去十年來,激增了40%。而在英國也成為最普遍的精神健康失調問題,學齡兒童有2-5%的比例。

被醫生開來治療這病的興奮劑,包括利他能,在英國光從2003到2008,給孩子的用量變兩倍,成人四倍。但這類興奮劑(被這麼叫就是因為它們被設計來刺激人們以為運作不當的腦內局部地方)經常沒有幫助,相反地,還引起許多副作用與危險。這些藥物甚至讓這些徵狀更嚴重。 Read more »

參考文章與報導

中文

  1. 美國小兒多動症診斷率增高引發濫用藥物擔憂
  2. 聰明藥-透支生命的誘惑
  3. 被誤診的睡眠失調
  4. 過動兒敢衝 錄取美4名校
    從小被診斷為過動兒的孩子,因為服藥有副作用,不再服藥,靠著家人與自己的努力,配合運用自己敢拼能衝的特質,也能   讀書讀出另一片天!
  5. 利誰能?孩子又如何能?
  6. “DSM 5 Is Guide Not Bible Ignore Its Ten Worst Changes” 精神科診斷手冊-DSM不是精神疾病的聖經 (Frances, M.D文章)
  7. 有病的不是孩子
  8. 台大教授張文亮-從教室逃走的天才

Read more »

無處不過動的童書—從童書角度正視兒童特質Childhood

幸佳慧

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童書創作與閱讀推動工作者

前言

這篇論文,將以我在「拒絕孩子變罐頭,還給孩子做自己」的系列研討會中以「躍然紙上—童書無處不過動」為題的演講為基礎,整理童書與兒童特質相關的脈絡。我將簡要的從Childhood「兒童特質」一字談起它的生成與發展[1],接著回顧世界上一些重要童書故事中所反應與形塑的兒童形象,藉此反省當我們頌讚著閱讀活動裡的「兒童特質」時,是否跟現實生活裡我們教養兒童的實踐有所矛盾脫節,因社會機構的干預、插手而損傷了兒童該享有的快樂生活與健康發展的權利。

躍然紙上—童書無處不過動

 

兒童特質從被發現到被搶救

要談兒童特質,非得談到第一個以通史觀點研究的法國人菲利普.阿希斯(Philippe Aries),他在1960年的出版研究中主張「兒童特質」這個知覺或感覺(sentiment),一直到17世紀才出現[2]。在那之前,社會對成人跟小孩區別甚少,孩子被社會看成小號的成人,在斷奶跟脆弱的幼兒期後,就加入了成人世界,沒有人會因為他們小巧可愛而大做文章,一直到17世紀後,描繪以兒童為中心的家庭日常生活現象,才逐漸普遍起來。大眾逐漸意識到兒童有一些天生特質跟成人特質(adulthood有顯著不同後,兒童的「單純、脆弱與可塑性」才真正被看見、知覺。

 

Read more »

從診間與童書,聽見「動兒童」頌讚曲

「拒絕孩子變罐頭—過動兒研討」之台南過動衝動臨時加場
【從診間與童書,聽見「動兒童」頌讚曲 】

地點:台南裕文分館 二樓多功能室(裕信路237號)
時間:10月12日(六) 14:00 –17:30
與談:李佳燕、幸佳慧
*免報名、免費入場,座位有限,提早入座

當「過動」成為大人解釋孩子行為的主流;當越來越多的兒童進入小學後被輕易懷疑為「過動症」兒童,是否也反映了成人教養端的困境?身為兒童的照養者(家長、老師、醫護人員)必須對「兒童性」與「過動」有更多的認識,以避免「過動」淪入「標籤化」或「過度醫療」的處境。我們需要多元多方的理解與欣賞兒童的特質與天賦,協助每個孩子找到他們快樂健康的成長學習路徑。

此次與談,將由家醫科李醫師與兒童文學家幸佳慧,分別從醫療系統與文學閱讀的角度,來談過動兒與社會文化的關係,希望能給家長與教師更寬廣的視野,來理解與欣賞兒童本有的天賦與特質。

插圖引用自童書《野獸國》《長襪皮皮》《戴帽子的貓》《奧莉薇》《Eloise》

建議書單:童書、一般書籍

建議書單:

這些書單,不是治療大人和孩子問題的速效仙丹,她們是需要一本一本閱讀之後,大家靜下心,累積閱讀之後的能量,無論你是大人還是孩子,想想你的問題,想想你面對的困境,思考如何進行下一步。你可以從所閱讀的文字中,想出解決困境的方法;也許能從這些書中找到共鳴,甚至自己就像活在書中;你也可能被這些書給刺痛到掩卷哭泣。更希望這些書帶給你力量,充滿希望地昂首闊步向明日邁進。

 

繪本:

  1. 點。作者:彼得.雷諾茲。出版社:和英。
  2. 星月。作者:珍妮耳.墾儂。出版社:和英。
  3. 大箱子。作者:吉賽兒.波特。出版社:青林。
  4. 雪花人。作者:賈桂琳貝格斯馬丁。出版社:三之三。
  5. 奧莉薇。作者:伊恩福克納。出版社:格林。
  6. 瑪德琳。作者:路德威.白蒙。出版社:遠流。
  7. 野獸國。作者:莫里士桑塔克。出版社:漢聲。
  8. 橘色奇蹟。作者:丹尼.平克華特。出版社:遠流。
  9. 光腳ㄚ先生。作者:昆丁布萊。格林。
  10. 好心的國王。作者:湯馬克.包格奇。出版社:親子天下。
  11. 孩子是什麼?作者:碧翠絲.阿雷瑪娜。出版社:阿布啦。
  12. 威斯利王國。作者:保羅.弗來舒門。出版社:和英。
  13. 想要不一樣。作者:童嘉。出版社:遠流。
  14. 精采過一生。作者:巴貝.柯爾。出版社:三之三。
  15. 北緯36度線。作者:小林豊。出版社:聯經。
  16. 一定要比賽嗎?作者:潔美李寇蒂斯。出版社:格林。
  17. 下一站紅氣球。作者:山田和明。出版:格林。
  18. 不睡覺的小孩。作者:安東尼歐。出版社:格林。
  19. 爸爸的紅雨傘。作者:林韋達。出版社:信誼。
  20. 沒關係,沒關係。作者:伊東寬。出版社:天下雜誌。
  21. 街道是大家的。作者:墨尼卡.多朋。出版社:遠流。
  22. 不會唱歌的小孩。作者:柯洛蒂。出版社:格林。
  23. 吃六頓晚餐的貓。作者:英格.莫爾。出版社:和英。
  24. 莎莉,離水遠一點。作者:約翰.伯寧罕。出版社:遠流。
  25. 莎莉,洗好澡了沒? 作者:約翰.伯寧罕。出版社:遠流。
  26. 和甘伯伯去遊河。作者:約翰.伯寧罕。出版社:阿爾發。
  27. 莉絲的要和不要。作者:潔西卡.哈波。出版社:上誼。

 

童書:

  1. 波西傑克森全五冊。作者:雷克.萊爾頓。出版社:遠流。
  2. 長襪皮皮。作者:阿思緹.林格倫。出版社:天下文化。
  3. 長襪皮皮出海去。作者:阿思緹.林格倫。出版社:天下文化。
  4. 長襪皮皮到南島。作者:阿思緹.林格倫。出版社:天下文化。
  5. 小搗蛋艾米爾系列。作者:阿思緹.林格倫。出版社:天下文化。
  6. 淘氣瑪蒂系列。作者:阿思緹.林格倫。出版社:天下文化。

 

一般書籍:

  1. 慢的教育。作者:Carl Honore。出版社:大塊文化。
  2. 為藥瘋狂。作者:彼得.布利金等。出版社:新新聞。
  3. 愛會傷人。盧蘇偉。寶瓶。
  4. 七種IQ。霍華德‧ 嘉納。時報。
  5. 父母會傷人。蘇珊佛渥德。張老師。
  6. 沒有資優班。作者:陳之華。出版社:木馬文化。
  7. 家庭會傷人。約翰布雷蕭。張老師。
  8. 讓天賦自由。作者:肯.羅賓森。出版社:天下文化。
  9. 父母效能訓練。湯瑪斯‧高登。新雨。
  10. 孩子是無價的。芭芭拉‧卡蘿拉索。
  11. 發明疾病的人。作者:尤格.布雷斯。出版社:左岸。
  12. 天下沒有壞孩子。查理亞伯斯坦。新迪文化。
  13. 自由寫手的故事。艾琳.古薇爾。出版社:天下。
  14. 成就每一個孩子。作者:陳之華。出版社:天下。
  15. 我真的是笨蛋嗎?作者:水木茂。出版社:圓神。
  16. 家庭作業的迷思。作者:艾菲.柯恩。出版社:天下。
  17. 孩子都是老靈魂。作者:許添盛。出版社:賽斯文化。
  18. 別鬧了,費曼先生。作者:Richard P Feynman。出版社: 天下文化。
  19. 你會聽,孩子就肯說。安戴爾法柏。天下文化。
  20. 樂當幸福不良媽媽。作者:幸運女。白象文化。
  21. 在維也納慢慢教小孩。作者:洪雯倩。天下文化。
  22. 走進長襪皮皮的世界。作者:幸佳慧。出版社:天下。
  23. 為什麼青少年都衝動。作者: 大衛華許。張老師
  24. 0-2歲寶寶想表達什麼?蘇菲波斯威爾等人。出版社:心靈工坊。
  25. 3-5歲幼兒為什麼問不停?作者: 露薏絲艾曼紐等人。出版社: 心靈工坊。
  26. 如何與青少年子女談心。作者: 查爾斯薛佛。出版社: 張老師。
  27. 6-9歲孩子,為什麼喜歡裝大人?作者: 柯琳艾維斯等人。出版社: 心靈工坊
  28. 10-14歲青少年,你在想什麼?作者: 芮貝佳伯格斯等人。出版社: 心靈工坊。
  29. 為什麼法國媽媽可以優雅喝咖啡,孩子不哭鬧。作者:潘蜜拉杜克曼。平安文化。

The Selling of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By ALAN SCHWARZ   DECEMBER 14, 2013  New York Times

“This is a concoction to justify the giving out of medication at unprecedented and unjustifiable levels,” Keith Conners, a psychologist and early advocate for recognition of A.D.H.D., said of the rising rates of diagnosis of the disorder.Karsten Mora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After more than 50 years leading the fight to legitimize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Keith Conners could be celebrating.

Severely hyperactive and impulsive children, once shunned as bad seeds, are now recognized as having a real neurological problem. Doctors and parents have largely accepted drugs like Adderall and Concerta to temper the traits of classic A.D.H.D., helping youngsters succeed in school and beyond.

But Dr. Conners did not feel triumphant this fall as he addressed a group of fellow A.D.H.D. specialists in Washington. He noted that recent data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ow that the diagnosis had been made in 15 percent of high school-age children, and that the number of children on medication for the disorder had soared to 3.5 million from 600,000 in 1990. He questioned the rising rates of diagnosis and called them “a national disaster of dangerous proportions.”

“The numbers make it look like an epidemic. Well, it’s not. It’s preposterous,” Dr. Conners, a psychologist and professor emeritus at Duke University, said in a subsequent interview. “This is a concoction to justify the giving out of medication at unprecedented and unjustifiable levels.”

For all article, please refer to “The Selling of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Recent Ent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