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文獻與影片

〔活動〕無法自由飛翔的風箏-過動兒紀錄片首映會 

無法自由飛翔的風箏 首映會

無法自由飛翔的風箏 首映會

關於--無法自由飛翔的風箏

2014年,新北市衛生局原本預計針對全市國小二年級學童進行過動篩檢,再請家長將量表得分高的孩子帶去特約醫院進行診斷治療。結果,這份「善意」被批評為粗糙篩檢,並缺乏配套措施,最後取消。

政策被取消了,但篩檢從未停止。

當班上有『疑似』過動兒,家長還是會被建議:帶孩子去篩檢吧,及早治療。當教育問題被歸屬為醫療問題,「怎麼教」於是就被「如何治療」取而代之。

過動究竟該不該用藥?孩子是為了誰吃藥?用了心,還要用藥嗎?
過動是一種病,還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特質,只是在光譜上的位置不同?除了請貴家長送貴子弟去篩檢,學校可以發揮什麼正向的力量?

針對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ADD/ADHD)的兒童在近年來快速增多的現象,【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製作了一部紀錄短片〈無法自由飛翔的風箏〉訪談曾經被診斷為過動症、並且需要用藥的孩子及其家長。邀請您來觀賞,對話,思考。

分心不是誰的錯,面對各種爭議,邀請您一起,從理解與欣賞過動兒開始。歡迎中小學教師、各大專院校教育、特殊教育、諮商輔導、社工及醫學相關科系師生、醫師、心理師、社工師、民間教育團體工作者及一般民眾參加,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80名)。

時間│10/03(六)上午10:20~12:00
地點│慕哲咖啡/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3號(捷運善導寺站6號出口)
與談人│
封浩瀠 「過動兒」、紀錄片受訪者
蕭湘瑜 「過動兒家長」、浩瀠媽媽
田秋堇 立法委員
田孟淑 田媽媽
李佳燕 高雄市傳家診所家庭醫師
陳培瑜 前教師、兒童書店創辦人
主持人│馮喬蘭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 活動免費,請事先報名。
線上預約│http://goo.gl/forms/PJN1f1sOcp
洽詢電話│02-23661906 #306
主辦單位│人本教育基金會、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

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http://www.letchildrenbe.org/
人本父母學苑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efparents
人本父母學苑 課程網站:http://hef.yam.org.tw/edu/parents.html

康乃爾大學教授:ADHD的自然治癒法

幸佳慧編譯

康乃爾醫學院的臨床精神病學教授,兼精神病藥物學主任的理查.費德曼(Richard A. Friedman)去年底在《紐約時報》發表一篇文章「ADHD的自然治癒」A Narture Fix for ADHD。針對ADHD變成美國年輕人當前最盛行的精神疾病與大量用藥的現象,提出有研究根據的新見解與呼籲。以下翻譯整理該篇文章:

2015-03-01_21-16-24

近來的神經科學研究顯示有ADHD的人,其實天生就是「追求新奇」(novelty-seeking)的構造,事實上這是個進化上的獨特優勢。這些人跟大部分的人比起來,他們覺得日子因為過於常規、缺乏刺激,腦中的報償迴路沒有被給予足夠燃料而顯得意興闌珊。

為了彌補這樣不足,他們因此被新奇經驗給吸引,對於現代生活裡軍團式嚴格控管的生活結構,感到極為不耐與焦躁不安。簡單說來,有ADHD的人,也許根本沒有病,那些一連串不符合我們當代文化期待的行為特徵,也不是病

Read more »

這樣愛孩子,很痛–吳曉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新書發表會

主題:這樣愛孩子,很痛–吳曉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新書發表會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時間:2015年2月28日下午兩點至五點
  • 地點:人本教育基金會高雄辦公室(中正一路249號7樓 ,捷運站五塊厝三號出口 台灣企銀樓上)
  • 報名電話:07-7260833

主角:作者吳曉樂本人
主持人:李世慶(前雄中輔導老師)
與談人:莊雪華(中山大學教育所老師
);黃俐雅(人本教育基金會)

--------------

你讀過這本書嗎?

讀了,心會痛,是吧….

“還孩子做自己行動聯盟”幾位盟友一起閱讀這本”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後,唏噓不已,不能自己。於是,我們決定邀請作者吳曉樂本人南下,與大家一起談她的書、孩子與家庭教育教養。

這本書裡的故事,與現今書店裡擺的家庭教養書,完全不同,一點也不討喜,更不會讓妳自慚形穢,反而是令人厭惡心碎的,但是,卻多少有我們自己的影子。這才是更讓人揪心之處。

2月28日,國定假日,我們以另一種心境來過,歡迎關心孩子的大家一起來聽看吳曉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圖書推薦〕ADHD並不存在(小樹文化出版)~化繁為簡篇

推薦者:李佳燕(行動聯盟成員,家庭醫師)

書名:ADHD並不存在(小樹文化出版)

一、作者圖片1

並非我們比較常看到的醫藥記者之類,而是累積五十年處理ADHD經驗的美國小兒神經科醫師,也是醫學博士,是兒科醫學會,神經學會和行為發展協會的成員。所以,只差不是兒童精神科醫師。這樣的作者身份,兒心醫師對本書的論述,是否比較能放下身段,聽進去呢?

二、源起

這位作者並非一開始就對ADHD的診斷有所質疑,他仍是遵循美國傳統對ADHD的診斷方式,以DSM為圭臬。 直到帶學生進行探討 ”是什麼阻礙孩子學習?” 的研究時,才陸續發現,有許多孩子被以過動症處理,可是事實上是聽力、視力等身體的狀況或者是太聰明,無法滿足於課堂上的教學。

到1980年初,與特教主任合作,發現大多數被診斷為過動症的孩子,醫生診斷過程中,並沒有做全面性的檢查,作者認為原因可能是知識的缺口(能力不足)以及經濟因素(保險沒有給付)。(跟台灣類似嗎?) 1983年他成立了轉診中心,專門醫治其他醫師轉介過來的困難病童,因此更確定他多年來的懷疑—那就是ADHD是其他主要病症的產物,本身並不是一種病。  

於是,他寫這本書的目標就是–終止對ADHD未經思考的診斷!   Read more »

運動,就是孩子的利他能!

讓我們的孩子跑跑跳跳,多運動,反而可以增進學習的效果,並促進學習的動機,甚至有穩定精神的作用,影片裡講述了好幾個美國做的研究,孩子的行為與學習讓你擔心嗎?不是要孩子多多坐著寫字、背書,而是讓他多多出門去運動!

RUN,JUMP,LEARN-HOW EXERCISE CAN TRANSFORM OUR SCHOOL!

 

翻滾女孩

出處:2014金善獎參賽作品  [AD047_翻滾女孩]

影片介紹:

國小女學生林依婷上課經常不專心,容易因為各種無關乎上課的刺激而分心,而且常弄丟東­西,上課時總是坐不住,不時的扭動身體、舞動手腳,也會隨便的離開座位,更誇張的是經­常會去干擾或冒犯同學,不喜歡排隊,任意插隊……。林依婷以上的現象都造成同學與班導­王老師極大的困擾,林依婷總是屢勸不聽,王老師也多次邀請家長林爺爺到學校來商談,但­都無法解決林依婷這些問題,而林依婷所造成的困擾同時也引起了同學家長們的反彈,紛紛­要求林依婷轉班,以維護其他同學的受教權。 林爺爺心裡非常無奈,但又無計可施。 王老師為了讓林依婷能好好地學習與成長,雖然她是眾人眼中的「麻煩製造者」,但是,王­老師下定決心要用最大的愛與努力來幫助林依婷,要想辦法來找出她的潛能。 終於,就在王老師的用心付出之下,林依婷終於邁向了她不平凡的體操人生。

科學家證明「自由玩樂」能建造更好的大腦

作者:幸佳慧(聯盟成員)

在我的童年時代,70-80年代,還沒有繽紛玩具或三C科技產品的時代,塞滿童年的最多記憶就是「和街坊鄰居一起玩」的影像了。我總記得小時候意外聽到一些長輩們的對話,當他們在一旁邊聊天邊聊小孩時閒聊的評語:「你看XX好會玩」「就怕他以後不愛唸書,沒前途」「哎呀,別擔心,那種小孩才靈活,懂得怎麼應對與生存!」…..

這些話,對年幼的我來說有著魔法般的咒語,或許因為它帶有某種善意的安慰,我便自動將它們擷取下來當作護身符一樣的牢記著。後來,在成長過程裡,這些話漸漸濃縮為「會死背書的孩子不見得聰明,但會玩的孩子腦袋一定好。」儘管,這說法在我們的社會裡,似乎還是角落裡以謙虛姿態彈奏的弱音,但是在我有了社會歷練後,更能認同那是一句既簡單又明瞭的道理。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學理與研究,也這麼證明著。 Read more »

ADHD有必要全面篩檢嗎?

蕭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所教授)

最近因為著手收集一些有關兒童「過動症」(ADD 與ADHD)的媒體論述資料,因此特別留意國內外媒體的相關報導。拜網路科技發達之賜,社群媒體交相連結,做為讀者的我們,每日坐收的新聞資訊,四通八達,無遠弗屆,由於可以從不同的來源、通路接收訊息,交相比對之後,常能衝破台灣主流媒體或主流社會固有的價值限制。

國內媒體最近有一個報導,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但卻對國家的幼苗—兒童影響重大,值得深入探討。報導中說新北市衛生局率先針對國小學童進行ADHD的全面篩檢和免費診斷評估,讀來不禁讓人捏一把冷汗。似乎新北市政府很為這項「進步」的政策,做為全國的表率,而引以為榮。由新北市的官網得知,朱立倫市長認為,國內的ADHD盛行率有 8% ,但卻只有 2% 的小孩接受治療,因此有 6% 的家長不知道如何面對 ,所以要藉由全面篩檢,來做「專業的鑑定」。 Read more »

« Older Entries Recent Ent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