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childhood

「如果時間重來,我不會聽老師的話。」失去自我的過動兒與焦慮爸媽們(下)

本文經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轉貼自臺灣公民對話協會 – 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編按:「過動」(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即 ADHD)是兒童界「最流行」的精神科診斷。多多益善去年 11 月推出「不乖又怎樣」專題,今年更進一步,在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的支持下,以上、下篇「經驗採訪」和 1 集 Podcast 節目,探討疑似過動的孩子在被帶進診間「之前」,不同家庭如何認識過動的掙扎與學習。

本系列上篇分別呈現國小六年級的阿 Q、剛升高中的樂樂,以及大學生汪子淳,在「過動」和「有問題」等標籤下,如何經歷困惑與摸索,也呈現 3 個不同階段孩子與青少年的心聲。(「特殊的人容易被欺負,我想變正常。」失去自我的過動兒與焦慮爸媽們(上)

下篇則探討「良好的對待」會如何讓同樣特質的孩子,得到全然不同的反應,以及父母如何在親師關係的壓力或協助下,跟著孩子一起轉念、改變自我。


示意圖、非受訪當事人/by Alston Huang on flickr

不僅是學校,林文珮也會面對家中其他長輩對樂樂的指點。基於父母的面子,她堅信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於是更嚴格要求樂樂的課業跟行為規範,不聽話或沒做到就懲罰,「因為我不知道還能怎麼做。」

這樣的負面輪迴一路持續到樂樂升上國中。當時,林文珮已經瀕臨情緒崩潰邊緣:「我差點打去家暴專線,因為我害怕把樂樂傷得更深,所以想找安全的地方安置他。」 Read more »

「特殊的人容易被欺負,我想變正常。」失去自我的過動兒與焦慮爸媽們(上)

本文經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轉貼自臺灣公民對話協會 – 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編按:「過動」(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即 ADHD)是兒童界「最流行」的精神科診斷。多多益善去年 11 月推出「不乖又怎樣」專題,今年更進一步,在隆中向上教育基金會的支持下,以上、下篇「經驗採訪」和 1 集 Podcast 節目,探討疑似過動的孩子在被帶進診間「之前」,不同家庭如何認識過動的掙扎與學習。

本系列上篇分別呈現國小六年級的阿 Q、剛升高中的樂樂,以及大學生汪子淳,在「過動」和「有問題」等標籤下,如何經歷困惑與摸索,也呈現 3 個不同階段孩子與青少年的心聲。

下篇則探討「良好的對待」會如何讓同樣特質的孩子,得到全然不同的反應,以及父母如何在親師關係的壓力或協助下,跟著孩子一起轉念、改變自我。

示意圖/by Midjourney

Read more »

大的要讓小的?

李世慶

晚餐時間,大家圍坐餐桌上,三歲的女兒滿臉得意地抓著湯匙,笑著嚷:「我有唐老鴨湯匙耶!」五歲的兒子作勢要搶回來:「那是我的湯匙,你用你自己的。」女兒不依:「我要唐老鴨!我要唐老鴨!」兒子跑去拿了另一支,說:「這是你的米奇,唐老鴨還給我。」女兒說:「米奇給你,我要唐老鴨。」兒子說:「那是我的,你又沒有跟我借。」女兒說:「我要唐老鴨!我要唐老鴨!」兒子委屈地轉向我:「媽媽,妹妹搶我的湯匙,她沒有跟我借就拿走了。」

兩個孩子

我才要開口,爺爺就搶先對兒子說:「做哥哥的要讓妹妹啊,妹妹要什麼就給她,一支湯匙而已嘛,你今天就先用別的,明天再還你就好啦。你是哥哥,要愛護妹 妹,知道嗎?」婆婆也在旁幫腔:「大的要讓小的啊。」兒子一臉不悅,氣呼呼地衝著我:「媽媽,為什麼你要先把我生出來,如果你先生妹妹,她就要讓我了。為 什麼你不先生妹妹?」

 

礙於公公婆婆在場,等到睡前的講故事時間,我們才展開會談。我說:「晚上吃飯時,妹妹沒跟哥哥借,就拿走了哥哥的湯匙,爺爺奶奶又說哥哥要讓妹妹,妹妹很開心,可是哥哥很不高興,但也讓給妹妹了。妹妹有什麼話要跟哥哥說嗎?」妹妹笑著對哥哥說:「我喜歡唐老鴨。」「哥哥有什麼想說的嗎?」「我不喜歡妹妹沒跟我借就拿走我的東西,你要先跟我借啊!」我說:「哥哥是說,如果妹妹跟你借,你就會借給她嗎?」哥哥說:「對啊!因為她是我妹妹啊!」我問女兒:「妳聽到哥哥說的了嗎?」她說:「那我明天跟哥哥借!」哥哥說:「好啊!你要跟我借喔。嗯…我想聽故事了。」於是爭執和平落幕,我們開心地講睡前故事…

「大的要讓小的」是許多家庭的家庭規條,於是「偏心!」、「不公平!」、「為什麼?!」的怨怒常會留在許多「哥哥」「姊姊」們的心裡,而排行小的孩子通常較會察言觀色,因此更容易獲得老人家或父母的喜愛,哥哥姊姊們就更吃虧了。一般而言,大的孩子只比小的大個兩三歲,他真的「大」了嗎?如果他也沒有真的很「大」,為什麼要讓呢?每次都要讓,讓到小的有恃無恐地變成「小霸王」、「小公主」或「小無賴」,是父母親要的結果嗎?
—— 刊於2016.6.9聯合報〈親子手牽手〉專欄

懶得陪伴之後,藥還是解藥嗎?

from: 一下迷路一下爆走

我經常收到許多媽媽焦慮的求救訊息,不過平均每10個S.O.S之中約莫會有3個是以下這一類型的媽媽,她們的問題多半在於長期服用藥物卻無效的孩子,有些打從一開始就對藥物無感,也有些是吃了一陣子之後抗藥,於是她們手足無措,並且這一類的媽媽並不算太少數,以下內容供大家參考:

玩正反面轉轉頭

媽媽:「米米妳可以幫幫我嗎?我的小孩吃了X月(或X年)的ADHD藥物,可是一點都沒有改善耶,一樣好辯、一樣滿嘴說不完的藉口,一樣動手打人,一樣脾氣暴躁,一樣成績很爛學習有狀況,我該怎麼辦啊?」

我:「妳試過其他方法了嗎?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讓孩子服藥再說?」

媽媽:「我哪有時間研究甚麼其他方法啊? 我是職業婦女耶!」

我:「可是我也是職業婦女ㄟ,現在是網路時代,妳如果有時間上FB,就應該會有時間替孩子收集資訊啊。」

媽媽:「拜託,妳不知道我都快瘋了,老師三天兩頭抗議要求我的孩子吃藥,醫生也認為他要吃藥,那當然就得尊重專業啦,況且,我哪有那麼多時間和心情去消耗啊。」

我:「那….結果服從老師、遵照醫囑服藥之後,妳的孩子符合期待了嗎?」

媽媽:「就是沒有啊!所以我才想請妳給我建議的嘛!」

我:「好,那妳先帶孩子去驗過敏原,然後嚴格避開過敏原3-6個月讓細胞重新新陳代謝後一切狀況就有機會改善。」

媽媽:「不行啦,我之前有看過妳的文章,但是孩子的爸爸覺得妳的說法太荒謬了,孩子壞就是壞,跟過敏有甚麼關係?」

我:「妳難道不能決定自己的孩子能不能去驗過敏原嗎?」

媽媽:「不行啦,這樣孩子的爸爸會生氣,家庭和樂很重要吧!」

我:「那妳從飲食方面著手好了,試試這一年先不要讓孩子吃色素、糖類、零食,還有再製食品。」

媽媽:「沒辦法啊,長輩會給啊,而且小孩愛吃零食很正常嘛!還有,我上班的時候誰盯著他?」

我:「那妳帶孩子去運動,溜直排輪、到公園爬遊具、走平衡木、游泳、騎腳踏車。」

媽媽:「不可能啦,哪有時間啊,他平常要上安親班,週末還要補習,而且媽媽總也該有自己的生活要過吧? 女人也要愛自己耶。」

我:「其實平時在家每天都可以要求他跳繩,一天500下,還可以玩左右手交換拍球,一天1000下,不須場地又方便,可別小看這些運動,很有幫助的。」 Read more »

猶記兒時

李佳燕 (原文刊登於人本教育札記323期)

應該要來從源頭說起了。我是一位家庭醫師,只是一位家庭醫師,為什麼會對孩子的世界著迷?為什麼只要跟孩子混在一塊兒,就會讓我渾身上下充滿裡裡外外能呼吸自如地自在感與幸福感?

有一天下午,一位母親帶著小二的孩子來找我,我們談了一個小時之後,孩子突然湊到母親的耳朵邊咬舌根,母親聽了,臉上的表情,從納悶到像太陽公公出來了般整個亮起來地笑開了。我看著他們母子的互動,臉上打了個問號,母親說:「孩子說:我覺得李醫師很瞭解我。」

我從這些孩子身上,開始回想我自己成長的過程。也慢慢瞭解,我如果真的瞭解孩子,那是因為,有一個孩子,一個困頓的孩子,還住在我心裡。

Child-Messy-8207

據我媽口述,從小我就是拖鞋永遠穿反地整天坐在亭仔腳發呆或傻笑,爸媽認定我可能是品管不佳,出了一點小故障的產品。我家兄弟姊妹只要是年尾出生的,通通透過關係提早入學,唯獨我,父母認定我智商有些狀況,不敢讓我早讀,深恐會吊車尾。 Read more »

孩子,只怪我的臂膀不夠長

作者:李佳燕 (原文登於人本教育札記322期)

人間事,從來就無法全盤如願。這一路陪伴被懷疑是過動兒的孩子,並非皆大歡喜,全部都像童話般,有個圓滿的結局。我心裡一直藏著一個孩子-小義。

約四、五年前,我收到一位陌生母親的求助信,他們住在新竹,字裡行間,都是淚:

「這封信我打得斷斷續續,期間哭了很多次。昨天,整個人無法入睡,一直想著孩子的點點滴滴,他是很有創意跟聰慧的孩子, 真的需要伯樂的慧眼。開學一個月來,我發現他已經慢慢的對一切提不起勁,甚至悲觀,我真的不知如何幫他!只能傾聽引導規勸,我也進修上了父母效能課,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學習怎麼當個特殊小孩的媽媽。但是自己的心情過分壓抑,昨天終於潰堤。
玩水或是經過電風扇時,停下來拉起衣服吹一下,都沒人做過嗎?其他人做不是錯,我的孩子做,就是行為乖張、衝動控制失調?老師說我的孩子會打人、會罵人,但她沒去了解事情的真相和起因,直覺就說是我的孩子過動(衝動)作遂!
我很後悔入學前,先跟老師說孩子的狀況。這根本是害了孩子!讓他被貼標籤,讓他失去很多替自己辯解的機會!」

拉距小義的母親希望我介紹一位可信任的兒童心智科醫師,我便推薦了一位熟識的精神科醫師介紹的醫師。兩週後,我又收到她的信:

「週 五看完醫生,我一直處在震驚的狀態下,直到現在。第一次看診,面談約30分鐘,孩子10分鐘,我跟爸爸約20分鐘。問了些學校生活狀況,我不外乎說些孩子 在校狀況與我們的擔心,然後,他就開藥了!我問他:沒有其他辦法嗎?他說對於衝動控制,只能開藥,沒有其他辦法。說真的,我很難過!我不是為藥而去的啊! 我當場,心涼了半截。我拿這一袋利他能回家,就把它供在櫥櫃裡了。我提了一些問題,比如藥的副作用,或是我需要記錄他吃藥後的狀況嗎?他說:『藥的副作用 不大,且是因人而異,紀錄表格,沒有,家長自己注意就好。』然後,他就跟我說:只能再問一個問題了喔 !我五點的病人到了!」

讀了這封信,當下,真是難過得五味雜陳,唯一致歉的方法是回信給她:「這週六,我去新竹看你們。」於是,我家突然有了一個新竹旅遊的行程。

那是一個讓我懷念至今,令我動容的會面。我們在麥當勞邊聊邊玩了三個小時。回到家,我便立即寫了一封信給他的母親。

給小義媽咪的信: Read more »

科學家證明「自由玩樂」能建造更好的大腦

作者:幸佳慧(聯盟成員)

在我的童年時代,70-80年代,還沒有繽紛玩具或三C科技產品的時代,塞滿童年的最多記憶就是「和街坊鄰居一起玩」的影像了。我總記得小時候意外聽到一些長輩們的對話,當他們在一旁邊聊天邊聊小孩時閒聊的評語:「你看XX好會玩」「就怕他以後不愛唸書,沒前途」「哎呀,別擔心,那種小孩才靈活,懂得怎麼應對與生存!」…..

這些話,對年幼的我來說有著魔法般的咒語,或許因為它帶有某種善意的安慰,我便自動將它們擷取下來當作護身符一樣的牢記著。後來,在成長過程裡,這些話漸漸濃縮為「會死背書的孩子不見得聰明,但會玩的孩子腦袋一定好。」儘管,這說法在我們的社會裡,似乎還是角落裡以謙虛姿態彈奏的弱音,但是在我有了社會歷練後,更能認同那是一句既簡單又明瞭的道理。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學理與研究,也這麼證明著。 Read more »

聽聽孩子的想法

作者:李世慶

開學約三週後,由於有暑期輔導課的關係,孩子大致都能配合上學校生活的時間規律了。一天,早自習時,有位媽媽在教室門口探頭探腦地,手上拿著一根藤條,我納悶:誰家媽媽追打孩子追到這裡來了?便起身出門去探問,她說:「老師,你不要對孩子太好,不乖就打,你打孩子我不會怪你的,我聽說你沒有棍子,特地給你拿一根來,你不要客氣,不乖就打,孩子上國中很難管的呀!」我尷尬地看著她,教室內的孩子們開始騷動,說是某某某的母親。我謝謝她對孩子的關心,接過藤條,告訴她,我會照顧孩子,請她放心。離開前,她還特地喊了孩子的名字,要孩子一定要聽話,那個孩子羞得低頭不語。

我瞭解父母親擔憂孩子若不嚴厲管教,恐怕會變壞,也想要借用老師的權威來幫忙管教孩子,確保孩子好好的想法,只是,孩子用打的就可以教好嗎?如果是這樣,那麼,打過的孩子應該就會變成父母或老師想要的樣子了,為何還需要一打再打呢? Read more »

無處不過動的童書—從童書角度正視兒童特質Childhood

幸佳慧

英國新堡大學兒童文學博士/童書創作與閱讀推動工作者

前言

這篇論文,將以我在「拒絕孩子變罐頭,還給孩子做自己」的系列研討會中以「躍然紙上—童書無處不過動」為題的演講為基礎,整理童書與兒童特質相關的脈絡。我將簡要的從Childhood「兒童特質」一字談起它的生成與發展[1],接著回顧世界上一些重要童書故事中所反應與形塑的兒童形象,藉此反省當我們頌讚著閱讀活動裡的「兒童特質」時,是否跟現實生活裡我們教養兒童的實踐有所矛盾脫節,因社會機構的干預、插手而損傷了兒童該享有的快樂生活與健康發展的權利。

躍然紙上—童書無處不過動

 

兒童特質從被發現到被搶救

要談兒童特質,非得談到第一個以通史觀點研究的法國人菲利普.阿希斯(Philippe Aries),他在1960年的出版研究中主張「兒童特質」這個知覺或感覺(sentiment),一直到17世紀才出現[2]。在那之前,社會對成人跟小孩區別甚少,孩子被社會看成小號的成人,在斷奶跟脆弱的幼兒期後,就加入了成人世界,沒有人會因為他們小巧可愛而大做文章,一直到17世紀後,描繪以兒童為中心的家庭日常生活現象,才逐漸普遍起來。大眾逐漸意識到兒童有一些天生特質跟成人特質(adulthood有顯著不同後,兒童的「單純、脆弱與可塑性」才真正被看見、知覺。

 

Read more »